史密斯一动不动的盯着鱼缸里的鱼儿,但是他并非是在欣赏鱼儿优雅的身姿,而是在辨别哪个鱼儿在撒谎!
美国迈阿密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生物学者史密斯主修的是电气鱼,目前正在研究鱼儿在什么情况下会撒谎,以及其他的鱼儿们如何识破谎言。
动物们能够通过各种方法交流,比如发出哼哼的声音、改变身体的颜色、向空气中释放化学物质等等,因此,在它们中间即使有的在撒谎,这也不会让人惊讶。史密斯说道。
“关于动物间的交流,还有很多谜团。其中的一个便是他们如何判断是否要信任对方。”
鱼儿跟我们人类一样,也会算计,就是说欺骗其他个体得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前几天在迈阿密的采访中史密斯说道:“不管什么物种,对于雄性说的自己只有这些财产,年轻的雌雄是不会这么轻信的。”
鱼大的声音也大
“自己的身世、性爱、攻击、势力范围等话题,是大多数动物都感兴趣的固定话题。”
为了发现隐藏在这些谈话中的谎言,史密斯在塑料制的鱼缸中饲养了几条电鳗。
电鳗体长约20公分,是夜行性动物。为了把握周围的环境、进行相互间的思想疏通它们会发出弱微的电气脉冲。
从身体结构来看,个头越大的鱼发出的信号越强。因此这个电气信号可以作为判断鱼大小的推测依据。史密斯在鱼缸中安置了一个可以把电气信号转换为声音的扩音器。
小鱼的大谎言
随着对“比尔”(根据学名史密斯起的俗称)的继续研究,他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在某次试验中,史密斯将鱼儿们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充足的饵料,另外一组不怎么喂饵料。两组中都是雄性和雌雄混养。
史密斯原本认为,个头胖的鱼儿会发出最强的信号,借此向未来的交尾对象传达自己身体强大的讯息,并且还可以赶走自己的竞争对手。而饿肚子的鱼儿们在寻找饵料的这段时间为了节省能量它们会保持安静。
然而实验的结果却恰恰相反。没得到饵料的鱼们利用自身逐渐减退的能量尽可能的发出强烈的信号。也就是说,事实上它们在夸大自己的体型,向外界发出了一种假的信号。
它们为了找到交尾对象,“竭尽 的力气拼命的呼喊,它们在强迫着自己,尽可能的发出更强的信号。”
被撒谎的一方如何接住谎言呢?
那么,将来的交尾对象会因此上当吗?
这就是史密斯此项研究的复杂之处。如果饥饿的鱼儿无一例外的都发出强烈的信号,那么每条鱼都会 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结果的话,欺骗对方的这一行为就不能达成了吧。
“所有的鱼都在那么做,实际上信号的可信度是很高的。作为大家都在撒谎的结果,真相便会浮现出来。”
但是,接受信号的一方是怎么判断这个信号的来源呢?是饥饿的鱼儿发出的呢?还是充分摄取营养的鱼儿发出的呢?
史密斯在另外一项正在进行的实验中,将一个大型的鱼缸分为三个小缸,中间是雌雄,两边是雄性。周围一片漆黑,仅能感觉到信号。
史密斯在一旁观察,雌性凭借信号会选择进入哪个小缸。除此之外,还把雄性放到中间的小缸里,来观察该雄性接收到信号后,会不会向旁边小缸中的竞争对手发出攻击。
史密斯说,就像人类分好多种一样,鱼类的态度也是千奇百态的。我认为“比尔”也有类似人类的算计能力。
动物也有操纵信息的能力
在动物的交流中检测诚实度,这是动物研究里面意外的一个盲点。俄克拉何马大学的生物学者曼采夫说道。他之前跟史密斯有过共同的研究,跟这次的研究没有直接关系。
“电气鱼也好、驼鹿也好、人类也好,大家都有自己的手段来向交尾对象展示自己的价值、向敌人展示自己的实力。”
曼采夫称,史密斯的研究向我们证明了一点,不诚实的不光是我们人类。“至少在短时间内,人类以外的动物也有伪装信息的能力。”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翻译整理,转发引用请注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