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从电鳗身上获得灵感,研发出模拟发电细胞的超级电源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人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
近日,瑞士弗里堡大学研究人员通过仿生电鳗,研制出了 模拟发电细胞的“电器官”。这是一种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超级电源,符合软体机器人的需求,并将在移植物、可穿戴设备上发挥巨大潜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
电鳗是一种以短暂强力放电而闻名的鱼类,可以瞬间产生高达瓦特的强大电力击昏猎物。奇妙的是,它还能随意放电、自行掌握放电时间和强度。电鳗所依赖的不是电池,而是成千上万的发电细胞,这些细胞堆叠在一起可以大量放电。
而本研究研制出的超级电源的灵感,正是源于电鳗。研究人员借此开发出了一种水凝胶基管状系统,可以很好地模拟发电细胞的相关特征。他们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类似折纸一样的折叠结构来帮助控制放电,由此最终得到的电源,能够产生和电鳗相仿的电压。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技术与生物体的融合不断推进,具有生物相容性、机械顺从性并且能捕捉生物系统内部化学能的电源,已成为一种必需。而今问世的是世界 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软体、柔性、透明的“电器官”,非常符合软体机器人的相关需求——非硬质且不需要插入接通。(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