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的孑遗洛阳何家天井窑院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501/7107858.html

这是洛阳市区保留不多的一座天井窑院,它是人类穴居时代的见证,从这里可以隐约体会先民的发展历程。穴居是人类幼年期的一个居住形式,即利用天然山洞和人工窑洞遮蔽风雨。天井窑院,即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豫西以及山西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洞。在三门峡、山西一带,这种天井窑院也被称为“地坑院”。天井窑院的优点是节省建筑材料,造价成本低,冬暖夏凉,好的窑洞可以传几代人。缺点是潮湿,窑洞内采光不好。

天井窑院曾经是豫西的特色建筑,民国时期洛阳的邙山一带由于土层优厚,这种建筑非常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地面陆续盖起楼房,这种建筑随之抛弃。

这个天井窑院在瀍河区勒马听风街一个小巷子里,地处邙山脚下,大约有百年历史。他的主人叫何雪纯,是民国初期洛阳红十字会发起人之一。

从窑顶俯瞰天井窑院。何雪纯是洛阳民国时期有身份的绅士之一,他家的天井窑院用青砖一包到底,这在当时是比较奢华的,一般平民窑院*土裸露,只在顶部四围券一圈青砖,阻止雨水的灌入。

窑院内的旱井。他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排水,二是这里实际是个暗道,下到井内可以通到窑院外。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豫西土匪很多,窑院被包围的话,无处可逃,通过这个旱井逃生,是当时的一个自卫措施。当然这种措施只限于大户人家,一般贫民小户没有这种措施。

这个窑院有五个居室,属于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窑院。上图是窑洞居室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sy/5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