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品小贝生活日记

简介梗概

小贝是一名七岁的小男孩,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看到的事物忍不住发问,姐姐总在他的身旁,给他开悟。他把对生命的感悟记在自己的日记里。

作者自述

一枚初高中生物的教书匠。科学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科学是所有人发现自己,探索生命的过程点滴。

《小贝生活日记》节选:

姐姐是女孩子,为什么我是男孩子?

“我是小贝,男,今年七岁,在红花小学读一年级。”

妈妈说,做自我介绍,要自信勇敢,吐字清晰,所以我应该还算过关吧。我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很爱我,在学校里,老师同学都玩的很开心,不过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能一直和妈妈在一起。但是放完这个暑假,妈妈就会让我去上学。实际上,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

我曾经问过妈妈这个问题,但是妈妈说,我现在太小,等长大了就明白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可以长大?妈妈是不是太忙了,所以每次我有问题,她都这么回答我?

对了,你发现了,我每天都有好多问题想问,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山人自有妙计,我常在书本或者网络上寻找答案,偶尔,我会寻求姐姐的帮助。姐姐最近刚大学毕业,这段时间在家里找工作,我们经常形影不离。

最近我在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男性和女性?为什么会有这个分别呢?这个分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大家很在意这个分别。比如说,我 的朋友小倩,她上面有两个姐姐,她的妈妈还希望能生出一个儿子。难道说,孩子是男是女,由小倩的妈妈控制的?可是,如果她能控制,为什么又生不出她想要的儿子呢?我想不明白。

每当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周围的大人都说小倩的妈妈不争气,眼神里透露出嫌恶,而小倩的妈妈每每谈到这个话题,脸色都不太好,不自觉的避开这个话题或者离席。

我看着觉得有一点难受,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平等的吗?为什么周围的人,只因为小倩的妈妈没有儿子,就轻易的投出鄙视的目光?这样强烈的憎恨情绪,是不是太容易就产生了呢?

“小贝,好好吃饭啦,又在想什么?”姐姐用筷子敲敲我的碗,我忍不住问道,“姐姐,为什么小倩的妈妈不能生出儿子呢?”

姐姐有点惊讶看着我,想了想说“这个问题有答案,不过比较复杂,你愿意听吗?”

我赶紧回答,“愿意啊”

姐姐缓缓的说,“按照目前的科学理论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性别,也就是男孩女孩,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我忍不住打断道,“姐,什么是染色体?”

姐姐沉思了一会儿,说到:“我们眼睛的颜色和身高这些特征信息,放在我们体内的遗传物质中,遗传物质的载体就是染色体。与性别相关的遗传物质,在性染色体之中,不与性别相关的遗传物质,在常染色体中。这些遗传物质会从我们的爸爸妈妈传递到我们的身体里,染色体相当于是装载这些遗传物质的小火车,性别信息是小火车上的货物。”

“噢”,我惊讶的说到,“那是不是男孩女孩的小火车不一样?”

姐姐点头表示肯定。

我继续说,“那为什么,小倩的妈妈没有男孩小火车呢?”

姐姐说,“这个性别信息的小火车是需要组装的,也就是小倩的妈妈给一半小火车,小倩的爸爸给一半小火车,组装在一起,然后就能决定性别。小倩妈妈的小火车有一种类型A,小倩爸爸有两种小火车类型A和B。当A和B组装在一起,就是男孩。当A和A组装在一起,就是女孩,这是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这样,有的动物是当A和A组装在一起,是雄性,当A和B组装在一起,是雌性。”

“我明白了,小倩妈妈一直生女孩儿,是因为小倩爸爸给的是A类型的小火车,和小倩妈妈组装成了AA,我说的对不对,姐姐?”我仰着头问道。

“你可以这么理解!”姐姐笑着回答道。

我忍不住继续思考,所以生出来的孩子是男是女,不是由小倩的妈妈一个人决定的,而且说到底,反而是小倩爸爸的原因。我告诉姐姐,周围人不应该责怪小倩的妈妈,而且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性别而看不起他人。姐姐说我说的对,可是当我想告诉周围人小倩的妈妈并没有任何错的时候,姐姐却劝我不要这么做,因为周围人的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很难改变,而且小孩子的话,大人们可能不会在意或者听不懂。

看着我渴求的眼神,姐姐说她会来处理。过了些天,只见姐姐在电脑上写写画画些什么,突然有一天,有一位陌生的叔叔送了一个大箱子过来,我跟着拆开一看,是一张巨大的图画和一些支架,图画大约有门那么大,上面画的是一些卡通人,最上面的大字写着“男女性别决定图解”。被这丰富多彩的图画所吸引,我从头往下看着,大部分我都能看懂,和姐姐之前和我讲的类似。

正想着,姐姐把图画和架子拿出去,摆在家楼下,说这里人多,走过的人有兴趣可以看看。确实有不少人也因此受吸引,连小倩家人也过来了,姐姐看着人多,指着图画,开始讲解起来,“我们的体内有遗传物质,性别的信息装载在性染色体上,女性的性染色体类型组成是XX型,男性是XY型,我们的身体里还有生殖细胞,生殖细胞里有一半的遗传物质,女性的生殖细胞里有染色体X这一种,男性的生殖细胞里有染色体X和染色体Y两种。在产生下一代时,女性的生殖细胞和男性的生殖细胞进行随机的配对,如果女性的生殖细胞与男性中的Y染色体型生殖细胞相遇,那么会生出男孩。反之,如果是与男性中的X染色体型生殖细胞相遇,会生出女孩。”周围的人,表情各不一样,也问了姐姐很多问题,姐姐都耐心的一一解答了。

晚上人稀少,我帮着姐姐收拾东西回家的时候,我问姐姐,“这样做小倩的妈妈就不会受到不公平对待了吗?”姐姐说,“不知道,能够给周围人有些许思考,达到这种效果已经很好啦。人,不能太贪心哦。另外,男性有男性的特征,女性有女性的特征,这些特征的维持不仅只依靠性染色体,还需要激素参与调节。小贝,你觉得男性有哪些身体特征呢?”

我想了想,对了,我就是个男孩子,我头发比较短,长的也比小倩高,那这就是男性的特点?于是我对姐姐说,“男性的身体特征就是,头发短,比较高,就像我一样。”姐姐听完,笑着说,“你根据个人的特征,去估计所有男性的方法,是属于归纳的一种,但是并不够全面。比如,你想想也有的男孩子喜欢留长头发,并不是所有的男孩子都是短头发,而且男孩子的短头发很大一部分是后期人为剪发产生的,并不是男性本身具有的特征。至于个子高,有的女孩子个子也比较高。男性和女性 的不同,是在于他们的生殖系统不一样。生殖系统在我们身体的这里”说着,姐姐指了指我下面。姐姐接着说,“生殖系统是我们身体私密的部位,它能产生男性女性特有的生殖细胞。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触碰你的生殖系统,要好好保护它哦。从外观上,我们似乎比较难去区分男女。但随着男女的成熟,你会发现你比较容易能区分男性和女性,因为生殖系统还可以产生性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男性女性的外观特征就会慢慢形成。”

“姐姐,那什么是激素呢?”

“激素是我们身体里一类特殊的化学物质,能够对我们的生命活动起到重要作用。国外的科学家把激素命名为Hormone,中文音译过来是荷尔蒙,在电视上经常会说男女生在谈恋爱时,荷尔蒙飙升,哈哈,也有这么点意思在里面。最近有个很出名的化学家说,生命活动是一团化学分子的运动,也有他的道理。至于激素如何作用,还不是特别清楚。目前只知道激素就像细胞外的一个哨兵,在身体特定的部位产生,然后通过血液流到它要作用的部位,通知这个部位的细胞要做什么事情,然后细胞就会活动起来。这里面就涉及到细胞信号的传递,从细胞外的激素,传递到细胞内,细胞内再继续依次传递,里面涉及到很多化学物质,很复杂。如果一个人虽然是男性,有男性的生殖器官,但是如果他性激素不稳定或者较少,那么他的男性性状也比较难维持,会给这位男性带来烦恼。医院里,对于激素类缺乏的情况,会直接对患者注射外源的激素。但是每个人的激素的原本产生量是很有限的,怎样大量产生激素作为医疗用处呢?这也催生了基因工程相关的技术。激素的产生,是由专门的基因负责的,科学家人为的把负责产生激素的基因找出来,然后放在一个工具车质粒或者病*里,然后导入到可以大量生产这些激素的生物钟, 就能得到大量的激素了。”

我听得津津有味,想着,原来我们对世界了解这么多,也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真棒。

西瓜籽吞进肚子里会长出西瓜吗?

夏天是吃西瓜的季节,后院一眼望去是绿油油的西瓜蔓藤,在那绿叶之下,土地之上,是又大又圆的西瓜。西瓜上的纹路也贼好看,真想不出自然界怎么会出这么美的东西,红色的瓜肉,绿色的瓜皮,红配绿,让人觉得很舒服。

我喜欢吃西瓜,西瓜很甜。一个西瓜切成多片,家人一起分享的时候,最甜。这不,一高兴,结果西瓜籽没来得及吐出去,一滑溜的进入我的肚子里,顿时没了吃西瓜的兴致。

姐姐问我,“咋了,小贝?”

我焦急的说,“以前有老伯伯说,西瓜籽掉进肚子里,会在肚子里长出西瓜的,我好害怕肚皮会撑破。”

姐姐噗嗤一笑,“那是逗你玩呢,骗你的。”

“啊?”我觉得莫名其妙,问姐姐“为什么要骗我呢?”

“额…”,姐姐有点为难的样子,“实话实说,没有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喜欢看你害怕的样子,然后他们还觉得这挺有乐趣的,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恶趣味。人的情感比较复杂,丰富多样。”

哦,虽然还是觉得这种恶趣味很奇怪,不过也想不通,也就不继续想了。

姐姐继续说,“你放心,西瓜籽虽然是种子,那也要到合适的环境才能生根发芽。在我们的肚子里,又是酸,又是粘液的,根本不是它适宜的环境。”

“哦,姐姐,什么是种子?”,我对陌生的词比较感兴趣。

“种子包含了植物下一代的全部遗传物质,里面也有部分营养,当水分,温度适宜的时候,就会萌发,生长,成为成熟的植物。你看在春天的时候,外婆会去田地里把棉花种子放在土壤里,这就是播种。并且洒上一些水分,天气冷的时候,用薄膜盖住,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这就是为了让棉花种子萌发,长成棉花植株,后来我们收获的就是棉花纤维。万千生物世界,分类的方法原本是各有不同,有的按照生活习性,有的根据身体特征等进行分类,很早的时候,人们根据这个生物能不能动,分为植物和动物,而且认为植物和动物是完全不一样的生物,直到两百多年前细胞学说的提出,也就是人们在显微镜下发现,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我们生命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不管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来隔绝外界环境,细胞核里有遗传信息,认为生物是有统一性的。”

我问姐姐,“那这个世界上,只有植物和动物吗?”

姐姐接着说,“还有微生物哦,微生物是你的肉眼看不到的,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大概三四百年前,有一个做望远镜的人,做出了显微镜,在放大之后,发现木屑是由一个个四面封闭,类似小房间的结构组成的,他把这种结构命名为cell,原本是牢房,小房间的意思,但之后就包含了细胞这个含义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是四面封闭,方方正正的模样,但是在科学界里,尊重 个发现的人,所以一直沿用了这个名词。虽然单个的微生物你看不到,但是多个微生物聚在一起,形成的群落,你是看得到的。比如发霉的馒头,你看到的那些深色的毛绒状的东西,就是霉菌,我们的身体有时候是 细菌和霉菌的,所以发霉的馒头这一类的食物,或者腐败的肉汤,我们是不能吃的哦。”

“这是因为腐败的肉汤里,也有微生物吗?微生物在的地方,似乎总有一些不一样的颜色或者气味,那臭豆腐,腌制鱼,醋,这些也总有一些不一样的颜色和气味,是为什么呢?”我不太确定的说出来我的看法,还担心姐姐会嘲笑我。

结果姐姐颔首说到,“小贝想的很对,微生物会产生很多我们动植物产生不了的代谢产物,比如酒就是以谷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的。这也是我们人类认识微生物,改造微生物的一个例子。”

“那什么是代谢呢?姐姐”

“代谢是我们生物体为了获得能量,为了生命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利用物质,产生代谢产物等过程。任何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生物,最基本的两件事情,一是需要能量,也就是像我们人一样,需要吃饭,需要摄食,并且能够消化这些食物。”

“那哪里有能量呢?比如我们家里用的电吗?”我问到。

“电能也是一种能量,不过不是很常见的生物能够利用的能量形式,至少我们人类不能。我们人体是带了微弱的电的,本身就是导电体,而且在我们的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之间,就能够‘放电’,检测到微小的电流变化。我们人类很聪明,虽然自己的身体不能用高压电来当能源,但是会把电存储起来,然后驱使其他机械运动起来,我们生活里的电动车和微波炉等等都是利用了电。但如果我们的身体遇到高压电,身体会承受不住,被电焦的。”

说到这里,姐姐停了下来,非常郑重地望着我的眼睛说,“小贝,答应姐姐,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能用湿手去碰裸露的电线或者插座,在有水的情况下,你的身体会更容易被电击 。”

我乖乖的点头。

姐姐放下心来,继续说,“人类所遇到的电类危险不仅来自于人造电器,还可能来源于其它生物。海洋里有一种动物,叫做电鳗,在它认为有危险时,它可以释放出高压的电,分分钟把人电伤,所以如果要去海滩游泳什么的,也需要注意周边的环境哦,哈哈。回归正题,生物界最初的能量,主要是来源于太阳,太阳光的能量可以被绿色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这个神奇的生物化学反应,把光能存储在生物体能够利用的有机物当中,能量存在这些有机物当中,生物体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出能量供利用。二是进行繁殖,繁衍后代。 是必须的,对于生物来讲,长期没有吃的, ,第二个,相对比较复杂,我们人类就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想法,现在很多人是不婚主义,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自己一个人也过的挺好。以种群为概念来讲,我们中国人,就是一个大的种群,中国人会努力生存繁衍下去,对于个人来讲,那想法就多了。对于早期的单细胞生物来讲,一个小小的细胞就能完成摄食,消化,排泄,繁殖等功能,甚至对于早期的多细胞动物来讲,是没有器官的分化,比如我们人类吃东西是通过嘴巴,上厕所排泄用的是肛门,可是当初没有口和肛门的分化,食物的进出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入。对于早期的植物来讲,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就是一团绿色,被水流推到哪里,就在那里生长繁殖。后来生物所面临的环境以及栖息地越来越扩张,功能也越来越复杂,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植物有不同的组织,植物的外衣,也就是覆盖在表皮的细胞,人们叫做表皮细胞,这些细胞排列非常紧密,这样可以抵御外面的严寒,同时某些区域的细胞会特化出不同的形状,形成气孔,这样植物可以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而植物看起来有时候能抵御大风刮过,显得比较坚挺,得益于它的另外一部分组织,这些组织的细胞,细胞壁是加厚的,这样能够更加坚硬。植物不仅有不同的组织,还有不同的器官,比如根和花,根扎根于地下,能够吸收土壤的水分和无机盐。因此空气质量和土壤质量,对于植物来讲至关重要。植物本身不能动,它只能依赖于它所在地方的空气和土壤。说到这里,也有一个很有趣的应用,有的植物能特异性在土壤中吸收重金属离子,然后把重金属离子聚集在一起,转移到地上的部分,这个时候人们再把植物地上部分割掉,就能很好的使土壤恢复原貌,不受重金属离子的污染,这也是现在很火热的用生物来修复环境的探索。植物不像我们动物,我们动物如果觉得这个地方不好,会跑到别的地方去,植物却是不能动的。”

我反驳道,“可是姐姐,我看到西瓜叶子动了呀”

姐姐笑着说,“那不是西瓜叶子在动,而是风吹着它在动。如果是在没有风的天气,它不会动的,对吧?”

恩,好像是这样的。我默默点点头。

“说起来,植物也是有点可怜的,因为不能动,所以很多时候只能靠着动物或者自然力量来带着它们的种子去很远的地方。”

“为什么他们要带她们的种子去很远的地方呢?”

“因为植物要生长,必须要有空间和营养条件。比如我们,如果没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住,没有吃的东西可以吃,不就不能活下去了吗?我们动物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吃的,可以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找吃的,给以后的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当植物所处的地方,本来就营养贫乏的时候,植物只能让它们的下一代去别的地方。”

“那植物怎么让下一代去别的地方呢?它们又不能动。”

“植物会借助动物或者自然力量来帮助它们自己。比如有的植物会让自己的果实颜色非常的鲜艳,含有的甜甜的糖分特别多,比如咱们爱吃的西瓜。由于它的外表和里面的物质受人喜爱,人就会爱吃。种子外面有厚厚的壳,我们的肠胃消化不了,只能放过它们。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们人到处走动,就把这些种子散播到了更加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而且植物还会借助动物或者自然的力量来传粉受精。有的植物也是有两性的,你可以理解为,分男女的。雌性的生殖细胞在一朵花的底部,被包裹的很好,等待着她的白马王子。而它的白马王子精细胞藏在花粉之中,精细胞外表披了一层粉状外衣,它需要被风吹,或者被蜜蜂等携带到花的顶端,这个过程叫做传粉。当白马王子到达花的顶端之后,就会去寻找他的心上人,它用粉状的外衣告诉花儿,他到了,现在需要从顶端到达花的底部,于是花形成了直达的通道,这个通道叫做花粉管。精细胞通过花粉管,到达花的底部,与卵细胞相遇结合,这个过程叫受精。受精后,花瓣会凋谢,花的其余部分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才会萌发。”

“哦,那肚子里的西瓜籽,不会长出西瓜苗,而是会随着粑粑拉出来是吗?”

“是的,小贝真聪明。有一点,我们人和植物是比拟不了得。当我们人因为一些外在的原因,比如脊椎受损等,不能运动的时候,人的心情会十分沮丧,脾气也会很不好,这是因为人的喜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自己的能干和成功。当自己不能动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做。而对于贫穷的家庭,植物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可是植物不用担心吃饭这个问题,因为它有光合作用,这意味着它可以直接摄取利用自然界中的能量,而我们人需要依靠的外界工具很多,所以动物虽然自如性比植物强,但也有他缺陷的地方。在防御敌害方面,虽然植物和动物的处理方式不同,但达到的目的是相通的。当我们人遇到敌害的时候,会逃跑,逃跑不过,会战斗,会用武器。当植物遇到敌害呢?它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有*,这样生物就慢慢不敢欺负它了。”

我突然想起,之前在书本上看到的一段话:人是动物,人也不是动物。那到底人是不是动物呢?好纠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姐姐。

姐姐说,“这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人文情感问题。在两百多年以前,有一位叫做达尔文的博物学家,通过对海岛上物种的观察以及当时的研究资料,写了一本书,叫做《物种起源》,在这本书里,其中一个观点是,他认为人类是由森林里的猿类进化而来的。现在很多人也这么认为,当然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是未可知的,只是一种更有说服力的猜测罢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细胞和其他动物细胞的结构,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从基因层面上看,人的基因组信息比对和其他动物也差不多。从身体结构上看,人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与其他动物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从这些角度来讲,人属于动物。但为什么有的人又说,人不属于动物呢?是为了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其他动物的许多行为主要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在人类当中,发展出了极其丰富和复杂的情感,很多行为并不单纯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因而会有这样看似矛盾的说法,实际上是因为立场不同。”

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吧,我能写日记,能够运动,这是多么幸运和奇妙的一件事。可是为什么我能动,而植物不能动呢,在朦胧的睡梦中,我还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长按







































北京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sy/1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