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鱼友饲养孔雀鱼的过程中,应该或多或少会遇到孔雀鱼母鱼不容易怀孕的问题,那么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呢?今天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来具体聊聊。造成孔雀鱼母鱼不怀孕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我们分别来说。先天原因:原因一:有些孔雀鱼在幼鱼期,就可以看出明显的身体畸形,常见的就是鱼体脊背弯曲,通常这种畸形的孔雀鱼长大后,除了脊骨畸形外,还会有瘪肚情况的发生,这种孔雀鱼就没有繁殖能力了,建议直接淘汰。原因二:母鱼的雄化也是造成无法受孕的重要原因,有些孔雀鱼母鱼雄化表现比较明显,具有很明显的颜色改变、臀鳍形状改变等等。但有一些特殊情况会造成孔雀鱼母鱼雄化的表现非常不明显,判断这种情况最直观的判断方式就是观察母鱼的胎斑,正常的孔雀鱼母鱼胎斑相当明显,而雄化的母鱼胎斑会非常小甚至没有。这种母鱼就基本不会受孕了。原因三:母鱼臀鳍过于发达,造成公鱼追鱼困难。(这种情况常见于孔雀鱼各种品种的缎带、小C、大C、燕尾中,缎带拉丝会很影响公鱼交尾)后天原因:原因一:公母比例不均,公鱼过少、母鱼过多。这种情况会造成公鱼无目的的去与母鱼交尾,因为母鱼过多,会造成母鱼受精不完全或根本无法受精,进而造成无法顺利繁殖。原因二:公鱼鱼龄过大,鱼尾过大,会造成公鱼游动困难,追逐母鱼更是困难,这样就无法使母鱼顺利受孕,这种情况也是广大鱼友饲养孔雀鱼无法受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因三:营养不良也会造成孔雀鱼无法受孕。有些鱼友为了省事,经常给孔雀鱼喂食一些极为便宜的饲料(有些是无品牌散装的,还有一种是独立包装,1元一袋那种,鱼市中很常见)长期的喂食这种劣质饲料,会造成孔雀鱼营养不良,最终影响孔雀鱼繁殖。原因四:长期暗室饲养,缺少光照。这种情况可能大家遇到的比较少,但也是存在的一种情况。孔雀鱼在黑暗的环境中,会趴在缸底休息(其实就是睡觉),在黑暗环境下孔雀鱼不会进行交尾,活跃度会明显降低。所以孔雀鱼长期处于这种黑暗环境下,就会造成公鱼不追逐母鱼,进而使母鱼无法怀孕繁殖。解决母鱼不怀孕的方案如下:方案一:要在鱼缸中合理搭配公母比例,切忌公母比例差距过大,建议最起码要保证2母1公的比例。方案二:如果自己饲养的孔雀鱼鱼龄过大,需要及时对公鱼进行剪尾,以确保公鱼的交尾成功率;如果鱼友饲养的是大C孔雀鱼,而且公鱼剪尾后依旧追鱼不理想,还需要把母鱼的臀鳍缎带和背鳍减掉,帮助公鱼去顺利交尾。(这种情况只适用于以繁殖为目的的鱼友,因为大C母鱼飘逸的缎带和背鳍被剪掉后,就几乎没有什么观赏性了)方案三:合理搭配孔雀鱼饲养,进行选择活饵搭配高蛋白颗粒饲养,不要长期单一饲料喂养以及长期喂食劣质饲料。方案四:每日需保持足够的光照时间,避免长时间暗室饲养。以上就是在饲养孔雀鱼过程中,造成母鱼不怀孕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对广大鱼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果大家觉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