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堂许东升教授神经调控技术神经康

冈格尼尔(Gungnir)是北欧神话中主神奥丁所使用的武器,由矮人们用世界树(Yggdrasil)的树枝打造而成。冈格尼尔的原型是标枪,所以作为投枪使用,威力巨大,投射时宛若流星划破天际,又名流星之枪!

世界神经调控学会(TheInternationalNeuromodulationSociety)定义神经调控(Neuromodulation)为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无创),采用物理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来改善患病人群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神经调控已经被视为一把利器,犹如“冈格尼尔”,为神经功能康复助以“神力”!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最早起源于电刺激,人们偶然发现患有疼痛的患者接触电鳗放电后疼痛症状会减轻,这是神经调控的最初启蒙。在18世纪中叶,这种电止痛的方法得到了极大地普及,这也为人们研究其机制提供了先决条件。此外,精神科使用的电休克技术,也是通过电刺激抑制神经活性的典型例证。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的神经调控技术已快速发展,以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交流电刺激等技术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广泛应用,成为一种临床治疗的有效“利器”。本文将对近年来应用于康复领域的无创神经磁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道分享。

神经调控技术的现实思考——单靶点的困惑

近十年来,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技术以快速发展的状态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神经损伤、精神障碍和神经痛等神经精神疾病。年,国际临床神经生理学联盟(IFCN)组织欧洲专家团搜集了年至年间发表的经颅磁刺激临床研究并进行循证分析,重新评估了年发表的TMS治疗指南,更新了经颅磁刺激疗法的应用指南,同年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ClinicalNeurophysiology。新的指南提出:经颅磁刺激在亚急性期脑卒中、抑郁症和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作为具有确切疗效的A级推荐,临床上得以推广应用。在新的指南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刺激部位定位在皮层某区,这也是“经颅”磁刺激经典的刺激区域。

近年来,随着广大康复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临床实践,新的刺激靶(点)区不断地被挖掘、被优化、被认同;新的疾病种类、适应证和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模式,也不断更新和细化,体现了神经调控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pz/6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