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思诺IPO窘境赊销致业绩增长犹如空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02013.html

来源:电鳗快报

《电鳗财经》文/李炳瑶

近日,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大思诺)IPO成功过会。资料显示,该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发设计、组织生产、销售及技术支持,主要体现为产品的系统设计及软硬件开发和产品实现的全流程管控。

在阅读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时,《电鳗财经》了解到,交大思诺的业绩增长正面临压力,既年出现低速增长后,该公司在年的业绩增速再次下滑。此外,在业绩增长的同时,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而且,与关联公司的关联交易让该公司财务数据令人怀疑。

赊销推动业绩增长?

招股说明书及该公司年财报显示,年-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和万元,年、年和年三年同比增速分别为0.3%、26%和12.83%。同期净利润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和万元,年、年和年三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0%、24%和11.48%。

从增长情况来看,交大思诺似乎进入了一个增长瓶颈期,业绩增长面临压力,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几乎又回到了个位数增长。此外,交大思诺应收账款也出现异常增长。招股书显示,年-年交大思诺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3万元、.08万元、.53万元和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5.78%、31.44%、42.73%和49.8%。年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几乎达到了营业收入的一半。

在年,交大思诺在营业收入微增时公司应收账款出现一定程度下滑,然而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应收账款同比增幅却高达71%。不难看出,在年公司应收账款增速远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下游客户还款压力或在增加。年,在营业收入增长12.83%的情况下,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同比增长了31.4%,增速是营收的两倍多。

交大思诺的应收账款账款令人担忧,该公司挽留大客户的“优势”似乎就是采取大比例赊账交易。就交大思诺前五大客户来看,中国通号、中国铁总、中国中车等巨头是公司最重要的客户之一。具体来看,年该公司对中国铁总销售收入为万元,应收账款为万元,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58%;对中国中铁销售收入为万元,应收账款为万元,占比高达54%。而年该公司的这种情况也没有得到缓减。

面的激烈的行业竞争,交大思诺为挽留客户公司采取了大比例赊销的方式,然而大量应收账款存在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增大了回收风险。虽然对收入会有正面推动作用,但不健康的销售方式对公司长远来说是一种伤害,目前的业绩增长也犹如“空中楼阁”。

靠“人脉”拉来的客户能否持久?

此外,招股书显示,目前北京交大资产经营公司及其关联方持有交大思诺约10%的股权。同时,交大思诺7名非独立董事,几乎全部都在北京交大任职的经历。

交大思诺主要为轨道交通系统提供零部件的企业,该公司的客户大多为列控系统集成商、铁路“四电”工程承包商以及各终端铁路局。而北京交大,是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由原铁道部、教育部、北京市共建,在铁路领域人脉和资源丰富。

正如交控科技在招股书中的披露,交控科技的主要股东北京交大资产经营公司,持有交大思诺10%股份并向其委派一名董事。所以交控科技才买交大思诺的账,同时交大思诺也给交控科技大打折扣。

实际上,交大思诺这种复杂的“人脉”关系,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要求公司说明“公司与交控科技间,交易的定价依据及公允性。股东及关联方是否影响公司与客户交易的真实性、价格的公允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其他利益安排等。”

除此之外,交大思诺与第一大客户中国通号间的购销数据也“对不上”。中国通号招股书显示,年其向交大思诺采购了.63万元,而交大思诺却称,年公司向中国通号销售了.68万元,两家公司提供的数据差距非常大。

由此可见,交大思诺的财务数据非常可疑,该公司很有可能存在财务造假或粉饰业绩的情况。公司靠着北京交大的关系,虽然拉到了不少业务,但这些业务的稳定性也存在很大的疑问,其中的风险未来将伤害到上市公司本身。

上市后业绩会不会掉头直下?

总的来看,交大思诺的业界增长还是不错的,与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呈现明显波动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年来看,交大思诺虽然营业收入微增,但净利润却增长了一成。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却出现了大幅下滑,辉煌科技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出现大幅亏损;世纪瑞尔下滑48%;思维列控下滑29%;交控科技下滑16%。在同行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滑,甚至亏损情况下,交大思诺的业绩却能逆势增长,实在让人费解。

比较有意思的事,经常有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想尽一切办法让业绩一路高歌猛进,然而,一旦上市后,业绩就会掉头直下。交大思诺不会不也是这样?

事实上,在经过业绩持续增长后,交大思诺成长性似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有业内人士认为,公司所处行业存在明显季节性,但从该公司年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情况来看,未来该公司或存在业绩下滑的压力。

财务数据有造假嫌疑

此外,有媒体报道,交大思诺的财务数据存在造假的嫌疑。资料显示,交大思诺披露的销售数据,与该公司多位大客户披露的相应采购数据不同,而且两者存在明显的差距。在该公司招股书中,交大思诺称年公司向大客户交控科技销售了万元;而交控科技招股书却显示,年,公司向交大思诺采购了.73万元。这二者存在多万的差距,相差约8%。

另外,招股书显示,交大思诺在年向交控科技的销售额为万元;而交控科技却称,年公司向交大思诺采购了.40万元,这二者存在多万的差距,差异率达到%。还有在年,招股书显示,交大思诺交控科技销售额为万元;而交控科技却称,年公司向交大思诺采购了.23万元,这二者存在较大的差距,差异率高达32.46%。

采销双方数据出现如此大的差距,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交大思诺的财务数据存在造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pz/11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