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kV电流互感器的局放处理
1、二次绕组绕制处理:(工频耐压绝缘余度→做局放15m,不做局放10mm。)
铁心→1层白布带→2层皱纹纸→绕二次→2层皱纹纸→1层绝缘胶带→1层半导体皱纹纸(压导电片)→1层保护层
说明:导电片的铜箔端压于半导体皱纹纸下;而引线端则与二次绕组末端相连(焊接在二次出线端子嵌件上);或引线直接焊接在安装底板一接地嵌件上。
2、一次绕组处理:
一次绕组衬成圆形→2层皱纹纸→1层绝缘胶带→1层半导体皱纹纸(压导电片)→1层皱纹纸(保护层)
说明:导电片一端压于一次铜带最外层;另一端压于半导体皱纹纸下。
二、35kV电流互感器的局放处理
1、二次绕组处理:(工频耐压绝缘余度→做局放35mm,不做局放20mm。)
铁心→1层白布带→1层硅胶带缓冲→2层皱纹纸→绕二次→1层皱纹纸→1层聚酯薄膜→1层半导体皱纹纸(压导电片)→1层保护层
说明:导电片的铜箔端压于半导体皱纹纸下;而引线端则与二次绕组末端相连(焊接在嵌件上)。
2、一次绕组处理:
一次绕组衬成圆形或大R角缓冲余量→2层皱纹纸→1层绝缘胶带→1层半导体自粘带(压导电片)→1层保护层(装模时去掉)
说明:导电片一端焊于一次铜带最外层(靠近P2端);另一端压在半导体自粘带下。
要保证电流互感器的低局放要求,首先前提是保证包扎工艺细节符合装模、浇注要求,另外在保证了足够余量的绝缘厚度下,对一二次绕组的屏蔽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经过等电位及均场处理过的线圈线包,才能杜绝各类 场强的产生和不必要的杂散电容放电,以及各种接地松散导致的接地干扰等等因素,才能将所有的问题集中在浇注气隙上去考虑和解决电流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情况。我们考虑局放问题,始终要记住核心的思想,那就是该堵的堵,该通的通。疏堵有理,引导有则,方能顺利地解决局部放电偏高的问题,只有让一线操作工人充分认识到原理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产品局部放电的高合格率。我们对待事物的片面认知,常常会将我们带入盲区和死胡同,融会贯通,方能水到渠成。
之所以这期要谈论这个工艺,是考虑到后续我们要讲到的关于解决局部放电所谈到的浇注工艺和浇注设备均是以解决气泡为前提的,一旦我们前面设计论证后的包扎工艺不能有效解决自身的局部放电缺陷,后续的浇注工艺是不能克服前面的缺陷的。
相信每个有岗位责任心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都应无条件地服从、遵守工艺纪律的严格性,这是保证无局放产品的 要素。我们之所以把局放问题放在首要问题,就是因为局部放电因素涉及到所有的管理环节,从材料到工装设备、到包扎、装模、浇注、固化及各个流转工序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受控。这就意味着所对应的每一个岗位都对产品的局部放电成为影响因素。若我们不想被机器人所替代,那么请务必遵守工艺条例和纪律。再次将“质量在我心中,标准在我脑中,工艺在我手中”这句话拿出来宣读一番,是因为我们经不起折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