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三年级建筑板块穴居一

农历三月初六(公历4月12日),是个宜动土的日子。那天春雨滋润着大地,一大早,三年级的家长们已经在学校的操场上忙碌起来,准备建筑板块的实践部分——穴居的建设之动工仪式。

穴居总设计师鹏鹏老师

恭读祭文

祭文

维丙申年三月初六,南山艺术学园级主班老师,率全班同学,启穴居建设之发端,祷祝天地祖先。曰:

天地开辟,人文肇始,其生也多艰,其成也多难,乃寻穴而居,苟延性命。待圣人作,构木为巢,渐至礼乐,文明之光,照彻万年。

躬满怀谦谨,举火引路,借土木建设之用,求天人合一之休。愿众小生,效祖先自强不息之志,劳力躬亲,汗沃大地,于读书行路之中,皆有所乐感。

今吉日良辰,破土动工,告足下虫蚁,暂且迁居,鹏再祈天地祖先,赐福我等,致善始善终,功成圆满。

尚飨。

大家一起挖土,穴居建设由此开始。在此后的两个周,孩子们每天早上为穴居的建设而劳作1-3个小时,工程进展令人惊叹。

因为小雨的缘故,动工仪式结束后,孩子们没有继续工作,都回教室了。可是神奇的是,下午放学时,发现工地是下面图片这个样子的,已经挖了很多土。并且,孩子们自发拿着工具一起来挖土。

劳动场面。

后来了解到,原来孩子们利用大课间,甚至午餐都不吃,都跑到操场挖土啦,故而工程进展如此迅速。

第三天,全班的孩子们都围坐在穴居中一起吃加点。

放学后,孩子们开心地在穴居周边一边劳动一边玩耍。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能感受到他们对这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于他们劳动成果的自豪。

每天早上孩子们来到学校,都到穴居这里集合。大家一起念颂词,开始新的一天学校生活。

然后,鹏鹏老师给各小组分工。

得到工作的小组,行动起来,各就各位。

劳动热情从来没有减退过。

前期 的工程是挖土、运土

挖出来的土都围在穴居的周围,用下图中的工具夯实。

穴居主体挖好后,还可以做些装饰。

整个穴居的建设中,不仅仅有挖土的工作,还有各种各样的分工。

下图抽棕丝的小组,从天然棕衣上把棕丝抽出来,留待以后搓成棕绳,工程后期会用到。

大自然赋予棕衣完美的经纬结构,并且非常结实,抽一小把棕丝可是不容易的。

正在用砂纸打磨竹针的孩子。

在竹针上打孔

孩子们在一旁排队等待打孔时,用砂纸打磨竹针。

在整个穴居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家长们。在孩子们收工后,大人们整理工具、做那些对孩子们来说比较不容易的部分,或者对孩子们做完之后的部分进行修正。

下面两张图,大家能看出来孩子和大人工程质量的差别么?

地下部分挖的差不多了,大家齐心协力把之前准备好的中心支柱(大梁)搬了过来。

依据设计方案,中心支柱高4米,埋入地下80厘米。得锯掉一部分才合用。

孩子们轮番上阵,终于锯开了。数了下年轮,55圈。

支持柱的另外一边,锤子和凿子叮叮当当,凿出六个槽来。

挖土的小组,在穴居的中心,为大梁挖一个深深的小洞

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大家齐心协力,把大梁安好。

团结就是力量

完成后。

大梁立起来了,所有的家长、老师和孩子围着地基站成圆圈。鹏鹏老师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在这里竖起了一根大梁,它立在那里就像我们人的脊梁,让我们在天地之间稳稳的站立。过几天它将支撑起一座房子,我们将在这里建成一个家,无论你是悲伤或者快乐都可以回到家里;在这里还有一扇门,它是通向外面的,有一天你们会打开这扇门,走出去,去看整个世界。这里所有的工作离不开我们的双手,也离不开爸爸妈妈们的帮助。让我们感谢他们,祝福他们。我们把所有的感谢和祝福放进我们这所房子的地基里。”鹏鹏和孩子们一起朗颂了泰戈尔的诗《家庭》

我在星光下独自走着的路上停留了一会,看见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的面前,用她的手臂拥抱着无数的家庭,在那些家庭里有着摇篮和床铺,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纪轻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至此,穴居的地下部分完成。(请续看第二篇)

(南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fb/5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