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马逊是一个生物种类及其丰富的地方,在这里,不仅丛林里竟争激烈,河流里也是暗藏杀机。
在这里,有一种被称为水中“高压线”的生物。
就算是平时凶恶的食人鱼、鳄鱼,也难逃它口。
那就是——电鳗。
电鳗,裸背电鳗科的鳗形南美鱼类,拉丁学名为Electrophoruselectricus。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是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可达~伏,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
它不是真正的鳗类,而与鲶形目的种类近缘。电鳗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盘点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惧的淡水动物""之一。世界上已知的发电鱼类达数十种,其他会放电的鱼类还有电鲶、电鳐等。
发电器最主要的枢纽,是器官的神经部分,电鳗能随意放电,放电时间和强度,它完全能够自己掌握。电鳗可以发电,并靠发出的电流击毙水中的小鱼、虾及其他的小动物,是一种捕食和打击敌害的手段。
世界上有好多种电鳗,其发电能力各不相同。非洲电鳗一次发电的电压在伏左右,中等大小的电鳗一次发电的电压在70~80伏,像较小的南美电鳗一次只能发出37伏电压。由于电鳗会发电,人们叫它做活的发电机、活电池、电鱼等。
电鳗可以放出50安培的电流,电压达60—80伏,有海中“活电站”之称。电鳗每秒钟能放电50次,但连续放电后,电流逐渐减弱,10—15秒钟后完全消失,休息一会后又能重新恢复放电能力。
电鳗的放电特性启发人们发明和创造了能贮存电的电池。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电池,在正负极间的糊状填充物,就是受电鳗发电器里的胶状物启发而改进的。
而一条常规的电鳗通常可以长到两米长,体重约20斤,拥有数以千计的放电体。
每个放电体可制造出0.15伏特的电压。
这时电鳗从头到尾的叠层电池都被串联起来,形成很高的电压。
假设这些放电体同时全力放电时,电压 可达到伏特。
海洋里能放电的鱼有多种,比如电鳐、电鲶,这些鱼统称为“电鱼”。电鱼既能放电,又能根据反射回来的电信号,准确判断出几米远的地方游来的是同伙、猎物或敌人。
原来,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电器官,各种电鱼的电器官位置和形状都不一样。电鳗的电器官分布在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呈长棱形;电鳐的电器官像两个扁平的肾脏,排列在身体两侧。
电器官都是由六角柱体细胞组成的蜂窝状结构,这种六角柱体细胞叫做电板,电鳐体内有万块电板,电鲶体内约有万块电板。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电器官便放出电来。
""电板""分为两面:一面较为光滑,直接与神经系统相连;另一面则凹凸不平,无神经。""电板""和原来的肌肉细胞一样,具有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的静息电位。
一旦神经系统传来一个指令信号时,""电板""的一面产生急转电势,而另一面不受神经控制,仍是原来的静息电位状态。
电鳗的放电器官在身体的两侧,而且它大部分的身体或重要的器官都由绝缘性很高的构造包住,在水中就像是一个大电池。电流会由电阻最小的通路经过,所以在水中放电时,电流会经由水(电阻比电鳗身体小)传递,电鳗并不会电到自已。
但如果电鳗被抓到空气中,因空气的电阻比它身体的电阻更大,放电的话就会电到自已了。
另外,如果电鳗受伤使两侧的绝缘体同时破损的话,放电时就会像两条裸露的电线一样发生短路的现象。它所释放的电量,能够轻而易举地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有时还会击毙比它大的动物,如正在河里涉水的马和游泳的牛也会被电鳗击昏。
通常情况下,电鳗对人是没有危险的,不过在特定情况下,比如:遇到一条特别长的电鳗时,大家还是要远离它。因为电鳗身体越长,放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对人就越危险哦~
参考资料:
1.人民网[引用日期.8.27]
2.网易网[引用日期.8.27]
3.电鳗会电人吗[引用日期.8.27]
本文来自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