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热门话题,无非周杰伦和CXK的这场打榜大战。具体的事件经过就不写了,这场火出圈的活动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引起两方粉丝进行打榜战争的是来自豆瓣的一篇帖子: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这个质疑声瞬间引起众怒。
“啪啪啪啪”打脸的声音和周粉丝的鼓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今年 的文化奇观。
编剧汪海林曾经在演讲时说过一段 的话:
当时夸的是B站的UP主和发送弹幕的观众,但放在这场战争中也是适用的。
这场战争无疑给那些只相信流量数据的粉丝上了一堂社会课——你有你的规则,但你的规则不代表世界的运行规则。
这场战争胜利了,然后呢?
周的粉丝继续默默耕耘在工作岗位,偶像有动态时,大概率会默默在现实生活中支持。而蔡等一众小鲜肉小花类流量明星的粉丝,继续乐此不疲地为偶像刷数据、打榜。
说白了,这场战争其实没有输赢。如果非要分出个胜负,那么微博赢了。
这次大战给我们两个方面的思考,一个是关于明星的流量和实力的思考,一个是关于我们对待流量明星的态度的思考。
汪海林在演讲中曾经多次郑重批评那些有流量没演技的演员,以及不懂写剧本却爱炒作、抄袭的编剧。
在B站他的热门演讲视频中,他借着蔡,骂了整个演艺圈的现状。但他也不得不无奈地承认,演艺圈的运行潜规则已经形成,并且短时间内很难扭转过来。
这个弱肉强食的演艺圈子,分化出了两种运行规则:一种是流量带来更多的机会,一种是凭实力、借天时地利人赢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