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池塘健康养殖注意事项

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乌鳢,俗称黑鱼、乌鱼、生鱼、财鱼、孝鱼等。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色呈灰黑色,背鳍、臀鳍、尾鳍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乌鳢性情凶猛,营底栖生活,属于肉食性鱼类。其肉味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 酸,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可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养殖注意事项

水质调控

池塘水深保持在1.8-2.0m。配备增氧机,保证水体溶解氧在5mg/L以上。定期利用 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培养养殖池塘水体菌相和藻相,保持生态平衡,稳定池水pH值在7.0-8.0。视水质和天气状况,不定期进行换水,在高温期和养成中后期,加大换水频次,保持水质清新。

饲料投喂

鼓励投喂配合饲料。投饵坚持“四定”原则,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配合饲料按鱼体重量的5%-8%进行投喂,投喂量随鱼体生长而作适当调整。利用敲击声为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在乌鳢集中上浮抢食时,采用”慢、快、慢“的投喂方式,提高摄食量,减少饵料浪费。同时,根据摄食和天气等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

病害防治

乌鳢常见的病害有车轮虫病、小瓜虫病、诺卡氏菌病和出血性败血综合症等,尤以诺卡氏菌病危害较大。不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增强鱼体体质。发生病害时,可采取拌料投喂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同时添加三*粉和其它免疫增强剂连续投喂。此外,对养殖池塘不定期消*,采用生石灰化水或 化氯消*剂全池泼洒。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乌鳢摄食、游动和水质环境变化等情况,闷热天气增加巡塘次数。发现乌鳢有浮头征兆,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做好养殖过程水质监测和生产记录。高温季节适当调高水位,保持水温相对稳定。发现活动异常、死鱼等情况,及时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防病措施,并做好死鱼的无害化处理。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tz/8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