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
淡水鱼类爆发性出血病防治指南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亦称细菌性败血症,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开始暴发流行。该病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淡水鱼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 、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其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治愈困难,流行性强等一系列的特点。该病易在夏季及鱼类生长的旺季爆发和流行,因此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
致病病原:主要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同属的运动气单胞菌如温和气单胞菌、(A.sobri)、豚鼠气单胞菌、(A.cauiae)、凡隆气单胞菌、(A.ueronii)、简达气单胞菌、(A.jandaei)等也有一定的致病性。
嗜水气单胞菌的电镜照片
基本症状:早期或急性感染时,病鱼的的上下颌、口腔等地方充血,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表充血,甚至出血。鳃、肝、肾的颜色较浅,呈花斑状,严重贫血。本病以鳍基及鳃盖充血、肛门红肿、内脏肿大充血、肠道空泡状为特征。
病鱼解剖病变和临场症状
流行区域:我国大部分养殖区域均有流行,如长三角地区、中南地区、华南地区等,很大的损害的渔业的发展。
流行季节:该病流行时间为3~11月,高峰期5~9月,10月份后病情有所缓和;在9~36℃均有流行,发病最适水温为25~32℃。
危害品种:危害鱼类包括鲢、鳙、团头鲂、鲫、鲤、鲮、鳜、鲈、鳗鲡、叉尾鮰、*鳝、草鱼、青鱼等。从鱼种至商品鱼均可发病,可发生于精养池塘、网箱等养殖模式。该病的发病率可高达60%~%,死亡率通常为50%以上,高的时候可以达到80%以上甚至%。个体大的鱼死亡较快,不同鱼类的死亡顺序一般为白鲫鱼、鳊鱼、鲢鱼、鳙鱼和鲤鱼等。发病因素:
1、不经常清理的老鱼池居多,因为这类鱼塘常年不对鱼塘底部进行清理,从而使得鱼塘底部的淤泥增多增厚,这样很容易导致病原体和细菌的滋生,并且还会使生活在里面的鱼类产生缺氧的现象。
2、消*措施不到位,有些渔民预防鱼病意识薄弱,较多的鱼池在放养鱼时,没有对鱼种经消*。对预防鱼病重要性认识不够。
3、鱼食质量和管理存在问题,食物不干净没有及时的清除食物残渣,易滋生细菌和病原体。对食物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投饲量的多少没有概念。
4、鱼池放养密度、施肥量、未经发酵的有机食物如禽畜粪肥等都会对水质有影响。放养密度越大、施肥量越多、未经过发酵处理的有机食物越多等因素都会导致养鱼池中水质的恶化,再加上不能及时对水池进行换水,就更容易造成鱼类的发病。
5、气候变化异常也有可能导致水质突变化,引发鱼类发病。
6、池塘里锚头鰠、中华鰠病等寄生虫的存在流行很有可能诱发这类疾病。
7、动网的影响,鱼池里动网会导致鱼的大量死亡,因此,动网擦伤鱼体是加剧病情恶化的因素。防治措施:1、定期泼洒10~20ppm的生石灰。2、全池遍洒0.5~1ppm的氯制剂(溴氯海因、 化氯等)。3、预防: 梭菌或抗菌多肽拌饲投喂。4、治疗:1~5‰的恩诺沙星或5~10‰磺胺类药物拌饲投喂。
注意事项1、杀虫选用的药物要有针对性,不能滥用杀虫药,以免刺激病鱼,加重病情。2、做成的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要求在水中至少稳定1小时以上。因此,药饵中的粘合剂选用要恰当,药饵做好后如使用2~3个鸡蛋清包被,适当晾干后投喂效果更好。3、投喂药饵的量要准确。一般要求在投喂后30~45分钟内吃完为好。4、内服药物须连续投喂5天以上,或停止死鱼后,再继续投喂1-2天,不能过早停药,以免鱼体内病原菌未被全部消灭引起复发。5、外用的消*药物须泼洒均匀,食场周围和池边病原菌较多的地方可适当多泼,如使用粉剂药物时要充分溶解后再泼洒。6、治疗期间及刚治愈后不要大量换水、加水及捕鱼,以免刺激鱼体,引起应激发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