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颌朴丽鱼:Haplochromisxenognathus
异颌朴丽鱼:Ptyochromisxenognathus
模式标本,雄鱼,91+19毫米,采集自维多利亚湖的恩德培湾。
基于35个标本,标准长度(不含尾鳍)在80-毫米之间。
头背轮廓通常平直,有点陡,在一些标本里呈弧形弯曲。
口部水平,上颌后端达到或几乎达到垂直于眼眶前缘;嘴唇稍厚。在74%的标本中,下颌明显短于上颚,26%的标本与上颌近等。即使在后组中,下颌最外侧的牙齿也咬合在对应的上颌齿系之后。
颜色
成年雄性:背部底色为深铜色,腹部渐变为灰铜色;颊部和腮盖有明显的铜色光泽;胸部和鳃盖膜呈蓝灰色。背鳍乌黑,在柔软的鳍条之间有红色条纹;小瓣红色。尾鳍深色,上半部有红色斑点,下半部泛红。臀鳍暗;卵斑*。腹鳍乌黑, 鳍条蓝白色。
未成熟雄鱼的活体颜色未知。
雌鱼:底色与雄鱼相同,但鳃盖膜呈灰色。背鳍有红色小瓣,但缺乏红色条纹。尾鳍下半部深*色,上部较浅且呈有斑点。臀鳍和腹鳍呈深橄榄*色, 条胸鳍鳍条呈蓝白色。在一些标本中,有一个相当明显的中侧条纹。
生态|栖息地
少数和零散的记录显示,异颌朴丽鱼只限于底质坚硬的沿岸地区。收集到的大多数标本都是在裸露的沙滩上用围网捕到的。
生态|食物
在23条鱼中,有17条鱼的胃部或肠道中含有摄入的物质:10条鱼只发现腹足类的软体部分;3条鱼发现昆虫(摇蚊和蜉蝣幼虫);2条鱼发现底层碎屑(沙砾和植物组织);3条鱼发现无法识别的沙泥。虽然没有观察到活的鱼类,但没有壳的腹足类遗骸的存在,说明异颌朴丽鱼的进食方式与费氏朴丽鱼、先行朴丽鱼和格兰德朴丽鱼类似。
费氏朴丽鱼:Ptyochromisfischeri
生态|繁殖
无可用信息。最小的性成熟的鱼氏一条87毫米标长的雌鱼。
诊断
异颌朴丽鱼可以通过以下特征与本属的其他种区分开来:外齿具有强烈的下弯尖,下颌的外齿水平嵌入或几乎水平嵌入;上颌的内齿排列成宽阔的新月形带状;下颌通常比上颌短得多,也具有宽阔的齿带。有些个体在大体形态和牙齿的细节上与费氏朴丽鱼非常相似,但或许可以通过其前下齿的特殊嵌入,以及有一个稍窄和较长的吻部来区分。
词源
种加词里的xenos,异,奇怪的,外来的(即,不同的);gnathus,颌。指74%的受检标本的下颌比上颌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