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流量219万立方米,却至今未架桥梁

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也正是有它的存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才能被誉为“地球之肺”,但就是这样宝贵的一条河流,却让人望而生畏,且几千年来没人在上面架设桥梁,这到底是为什么?

举世闻名的亚马逊河

作为世界第二长河、第一大河,亚马逊河途经巴西、秘鲁,拥有超过1.5万条支流,平均每秒流量21.9万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7倍。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能够抵上整个澳大利亚,滋养着整个南美洲超过40%的土地。

亚马逊河最开始简称大河,后来被西班牙人命名为“maraa”,意为混乱、纠缠,它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生命王国,也被称为人类的禁区,当地的原著居民都不敢下水。

在这里还有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涌潮,巴西人将其称为“波波罗卡”,每当潮涨时人们都会迎潮而走,感受大自然的恩惠。生命在河流面前是平等的,亚马逊河在给人类带来了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孕育着许多生命,特殊的地形以及众多神秘的物种,使得这里危机四伏。

潜藏的危险

亚马逊河虽是平原,但由于降水量大、植被茂密,导致排水不畅,加上土壤饱和后积水难以下渗,从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沼泽,这些沼泽区往往会被厚重的枯叶掩藏,若不小心踩到的话,很快就会被吞噬。

这里还有着许多剧*植物。亚马逊河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方,有许多看似正常的植物都携带着剧*,若不小心接触到,加上雨林内救治条件有限,很容易命丧于此。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在这里也会威胁到生命。

比如蚊子、蚂蚁、青蛙等,平时很难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在亚马逊雨林不一样,它们体型更大、数量更多,成群的蚊子发起进攻时,可能会瞬间将比它们体型大几倍的生物血液吸干。而遇到的小青蛙,可能是*金箭*蛙,它喷射出的*素足以杀死10个成年人。

再者是各种猛兽。雨林中存在着大量的嗜血怪物,包括森蚺、美洲狮和巨型蟒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森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一旦被缠上脱离的几率基本为0。不过在这里,无论正面遇到哪种野兽,很大几率都会直接成为对方的食物。

水中也隐藏着许多杀手。当地人宁可在陆地上和各种大型猛兽硬抗,也不会选择下水,水里看不见的危险比陆地更加可怕。亚马逊河主要有两种颜色,一种是*色一种是黑色,整体上能见度很低。

而在水下生活的各种生物,比如电鳗、牙签鱼、凯门鳄、食人鱼等,一旦被它们发现就会有被攻击的可能,它们发动的攻击可是招招致命的。

除了来自大自然的威胁,一些原生的土著居民可能也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这里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类的禁区”,但也因此亚马逊河流域成了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

但近代以来,人类的活动对它造成的威胁日益加大,大片原始森林被砍伐,占地面积逐渐减少。若得不到遏制,生活在雨林内的生物势必也会受到影响,这对于地球生物多样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为何迟迟没有建造桥梁?

亚马逊河处于赤道附近,常年高温多雨,且亚马逊流域海拔较低,遇到暴雨就像在盆中积水,原来没有多宽的河道就会扩大米。

也就是说,以平时见到的宽度来设计桥梁是不合适的,最起码要保证在暴雨时桥梁之下大部分区域是没有水的。如此浩大的工程,能够接手的设计师鲜有人在,就算能做出图纸,也不一定有足够的资金实施。

此外,河流通常会孕育出文明,例如尼罗河附近的埃及文明、我国*河被称为母亲河。亚马逊河地区也不例外,对于亚马逊河的原住民来说,他们用亚马逊河来灌溉,亚马逊河会给土壤带来养分。而一旦建桥可能会改变河流的走向,不仅会导致亚马逊地区农业的衰败,还会造成有桥建起来了但却没有水的尴尬局面。

总的来说,一是因为亚马逊河本身非常危险,人们不敢靠近。二是桥梁的修建以人类的需求为基础,最大的意义在于人类的使用,如果建造一座桥梁,之后没有人愿意通行,那么建造桥梁是毫无意义的、浪费资金的举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tz/11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