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餐桌上消失的鱼虾

加拿大生态学家鲍里斯·沃姆在美国《科学》杂志撰文称,通过对以往5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在过去的年里,全世界海岸周围水域的海洋生物已经有38%灭绝。到年29%的海鲜和可食用鱼类已经灭绝,或减少到原有数量的10%以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年海里所有的野生海味将损耗90%以上,也就是都将减少到原有数量的10%以下。到那时,人类将无法再打捞到海鲜,想吃只能自己去养了。姑且不论此结论是否十分准确,但毋庸置疑的是,海洋及江河的鱼虾的确在日减,这不能不给我们敲响警钟。

闲来无事,翻阅《天津卫志》、《天津府志》和《天津县志》等志书,发现自天津有记载以来的几百年间,百姓餐桌上可吃的鱼虾品种还真不少。譬如:像河产品鲤鱼(俗称“拐子”)、银鱼、鲫鱼(鲋鱼)、鳣鱼(鳝鱼、*鳝;另指鲟鳇、鳇鱼、*鱼)、鰋鱼(鲇鱼、鲶鱼、鯷鱼、鮷鱼)、羊鱼、鲂鱼(青鳊、团头鳊、武昌鱼)、鲦鱼(白鲦、魳鲦、面条鱼、俗称“柳叶鱼”)、燕鱼、鳢鱼(乌鳢、黑鱼、乌鱼、生鱼、孝鱼、)、鲘鱼(草鱼、俗称“厚子”)、鱮鱼(鲢鱼、白鲢)、石鲢、鳑头鱼(鳙鱼、花鲢、黑鲢、俗称“胖头鱼”、“鲤后”)、鯚鱼(鳜鱼、桂鱼)、鱵鱼(针鱼)、回网鱼(鮰鳇)、鳑鲏(旁皮鱼)、鳅(泥鳅)、鲨(鮀、鲨鮀;古代小鱼名,此指淡水小型鱼类)、*鲴鱼(*姑鱼)、河豚(西施乳)、鯶鱼(鲩鱼、草鱼)、麦穗鱼、嘎鱼、胡鲤、鼋鱼(绿团鱼、元鱼)、鳖(甲鱼、团鱼)等。譬如:像海产的鲭鱼(青花鱼、鲐鱼)、白鱼(此指带鱼,另一种指鲢鱼——笔者)、鲈鱼(鲁鱼)、鳗鱼(白鳝)、白眼鱼、梭鱼、比目鱼(俗称“鞋底鱼”)、鱽鱼、鲷鱼、石首鱼(俗称“*花鱼”、大王鱼)、带鱼、瓶鱼(今为鲆鱼)、船丁鱼(杜父鱼、鲈鳢)、鳓鱼(鲙鱼、俗称“巨罗鱼”、白鳞子)、狼鱼、鮸鱼、鰆鱼、鲬鱼、鲻鱼、海鲇鱼、白鲣、*鳟、油鱼(鱿鱼)、斑鱼、鲼鱼、辞暖鱼、鳶相与、燕缸、海鰌(海泥鳅)等。另外还有:河虾、线虾、虰虾、晃虾、港虾、船青虾、白米虾、红草虾、对虾;河蟹、海蟹(俗称“紫蟹”);鱼子;蛏、牡蛎、螺、蚌、蛤蜊、文蛤、青蛤、白蛤、白蚬(*蚬);海蜇、海鰤、土蛈、鱶鱼(干鱼)等。 据志书和史料记载: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濒临渤海,“鱼盐之地,所产极饶”。“天津古泽国,水族纷骈罗,巨细鱼卅种,下逮蛏蛤螺。”本来嘛,内河外海,出产河海两鲜并不为奇。可是,细想想,几百年过去了,许多鱼虾已经悄悄地从天津百姓的餐桌上溜走了。狼鱼,《天津志略》释为“系弹涂鱼类之一新种,于动物学上颇有价值”,“民国二年,陆辛农氏初得于大沽口,十七年南开大学李继侗、冯敩棠两氏得之于南大附近,由寿振*氏定名为南开裸弹涂,与(予)以学名为NudagobioidesNaiKaiSHan”,由此可见天津所出之新物种。羊鱼,学名“锦鳚”,“天津出,形圆尾似牛,尾多刺,手不可触。”生动的样子让人平添想象。只是这与现在通常所记述的羊鱼形象稍有不同:“其下颌具有两根长且十分灵活的须,颇像两撇羊胡须,可以捕捉海底的食物,其须还具有味觉。”那么,如今谁又为天津丢失的羊鱼准确画像呢?鱵鱼:“其形如针,天津出”,志书只遗憾地留下简单的文字记忆便了无下文了。鱵鱼多生于海洋,但也有的生于淡水之中。台湾曾有14种鱵鱼,只是近年发现一种体型较小的“董氏异鳍鱵”存活在河口或红树林的潮沟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种全球只存于台湾淡水河口的特有种“台湾下鱵”,因河川污染、栖地破坏,近30年来已消失无踪,应该是全球性的灭绝了。天津产鱵鱼,永别了。鳑鲏亦称婢鱼、妾鱼、青衣鱼,形似鲫鱼。体长 寸,生活在淡水中,卵产于蚌壳内,如今早没了踪影。河豚,“其白名西施乳,三月间出,味为海错之冠”,惜因“脊血及子有*”而消失。银鱼,《天津卫志》云:“十一月有。”《重修天津府志》云:“出三叉(岔)河口,眼金者佳,劣者俗呼篙根。”清代作为贡品。三岔河口所产的“金眼银鱼”,“出网冰鲜玉不如”。作为天津最有特色也 经济价值的代表性鱼儿又为何逐渐减少呢,《天津竹枝词》释曰:“望海楼临三叉河口,该处产银鱼系金眼,味极鲜美与他处所产不同。自金钟河道改,银鱼亦不易得矣。”在上个世纪60年代,市面上还能见到金眼银鱼的身影,可以论对儿买到,但如今天津市民只能品尝外地出产的银鱼了。回网鱼,外形像鲶鱼,无鳞,肉质细嫩。它“不受钓饵,遇网即回。鱼人以叉得之,味腴美,冬时有。”《重修天津府志》载:“向出县南鲍家嘴,今不常有。”看来,美味的的减少与消失,从清代起就已初露端倪了。此外,与鲢鱼稍有区别、“小而肥”的石鲢,只在春季露面的燕鱼,还有与船工有关的船丁鱼,天津所产的“极美”的“裙带蛏”,随着岁月的流逝也纷纷销声匿迹……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过度捕捞,加之环境污染,有些鱼儿们,特别是产自天津本地的鱼儿们,如今已经离我们远去,不仅离开了我们的餐桌,离开了我们的视线,而且淡出了我们的记忆。只有依靠史书,我们才能依稀寻觅找到它们的身影,体味它们的滋味了。这对习于食鱼虾的天津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幸喜的是,经过改革开放*策的实施,渔业工作者的长期不懈努力,渔业资源的引进与交流,我们的餐桌上河海两鲜才日趋兴旺。*鲴鱼重新引种繁育,罗非鱼引进成功,还有丁桂鱼、乌克兰鳞鲤……还是多多爱护我们的海洋和河流、爱护我们的家园吧。其实,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物链条,不仅仅是保护鸟类,更是保护我们自己。

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td/9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