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寄生虫病——锚头鳋(锚头蚤),俗称"钉子虫",也称"蓑衣病"(锚头鳋严重暴发时,虫体布满鱼体表象披了蓑衣一样)。锚头鳋会引起加州鲈寄生部位周围的组织发炎红肿,出现红斑,继而坏死;同时锚头鳋叮咬的伤口为细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引起烂身、诺卡氏菌病等,引发更大的伤亡,尤其是在近期加州鲈新鱼大量上市的时候,锚头鳋及继发性病害对养殖收益有很大威胁。
锚头鳋症状锚头鳋是鱼类养殖中最为常见、最顽固、最难对付的体外寄生虫之一。当锚头鳋寄生于鱼体时,锚头鳋头部钻入肌肉组织中,后半部露在外面,寄生部位红肿、发炎、化脓。锚头鳋主要攻击鱼的体表、鳃、口腔,吸取鱼体营养,使得鱼鳞片破裂、组织发炎、体质瘦弱、病鱼烦躁不安,时常用寄生部位在水草及石块上磨擦,在水中乱窜,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即使不引发鱼的死亡,也会影响鱼的生长、繁殖和商品价值,且易引起鱼继发性感染。
其实锚头鳋这个寄生虫是我们现在水产养殖面临的难点问题,单纯靠用化药杀,也确实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杀虫效果越好的药物*性越强,损伤鱼的肝胰脏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这样的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且专杀锚头鳋的药使用成本也是比较高的,每亩大约8元,而且碰上水质不好的时候,锚头鳋复发还是比较快的。
三,锚头鳋病的防治
(一)预防
1.鱼种放养前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彻底清塘,以生石灰带水清塘效果 ,杀死池塘中的锚头鳋的幼体。
2,鱼种放养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浓度为20ppm的高锰酸钾消*15-30分钟,杀灭附着在鱼种体表的幼虫。
3,生物预防法:每亩水面放50-克的*颡鱼20一50尾,利用*颡鱼对锚头鳋幼虫的摄食,起到预防锚头鳋的作用。
(二)治疗
养殖过程中主要用到防治锚头鳋病的药物是敌百虫和菊酯类(包括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但在杀虫的过程中对鱼的肝胆损伤非常严重,而且伤水体,所以现在很多养殖户都选择纯中药提取产品茅孢清,内含:鹤虱、花椒、乌梅、当归、苦参、川练子等,通过阻断寄生虫的神经传导与能量代谢,形象虫体蛋白质代谢,具有天然性,安全性,无有害残留等优点,被广大养殖户广泛使用。针对锚头骚,孢子虫,小瓜虫,绦虫都有明显的效果。纯中药提取,不伤水体,不伤鱼,无抗,无药残,用过之后无需解*。锚头骚驱杀完之后,可内服止雪肠腮康+金肝利胆,促进愈合伤口,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如果有需要购买和代理的老板,可以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