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第三章 湖州村落的萌芽期
1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气候开始变暖,农业起源并发展起来,中华文明开始孕育。复旦大学分子人类学家李辉教授分析认为,过去,我们都认为人类文明会诞生在大河大江边,但是事实上人类文明却常常出现在小河小江流域。这是因为大江大河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文明萌芽容易被打断。湖州的东西苕溪流域就是这样进退有据,有利于文明萌芽的小河小江流域。
近年来,浙江范围内先后发现了83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点,其中72处在湖州,七里亭、上马坎等古人类文化遗存证明早在万年前湖州就有古人类活动2。湖州东西苕溪流域的史前人类遗址密布,新石器时代遗址处,其中市本级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多达55处3。湖州是马家浜、崧泽、良渚、钱山漾、马桥及吴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湖州被誉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悠久灿烂文明的肇始地”。
乡村聚落源于定居农业,原始农业与原始村落的萌芽和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最初的原始农业,仅仅依附于渔猎采集经济形态的辅助性地位,缺乏独立性和稳定性。新石器时代中期,我国的史前农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有了大规模的大田生产,成了一个独立经济部门开展运作,逐渐上升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出现大量成套的农业工具和较高的农作物产量,开始普遍饲养家畜家禽,有序排列的居住房屋,甚至有的聚落还修建了围墙。
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开始呈现出较快增长势头,在长期积累、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了全面兴盛、繁荣的境地,为邦国型初级文明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乡村聚落遗址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也大为激增,湖州地区的马家浜、崧泽、良渚等文化相继兴起,遍地开花,很多遗址相互叠压延续了数千年,充分说明湖州地区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乡村聚落已初具规模。
一、旧石器时代的巢居、穴居
早在万年前,湖州先民就在西苕溪流域繁衍生息。年—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调查组,在湖州安吉、长兴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发现了数十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点,填补了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多项空白,扩大了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范围。湖州因此成为中国东部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聚居地之一。
旧石器人类遗址在长兴、安吉的西苕溪—泗安塘流域的聚集现象说明,西苕溪流域的河谷地形地貌,非常适合古代人类生存。这里是宁镇高地和太湖湿地低地的交汇点,自古就是文化迁移和人口迁移的通道。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获取食物,采集狩猎是主要生产方式。当时人们群居在山洞里或部分群居在树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体捕猎野兽、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来维持生活。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特点就是洞居或巢居,采集和狩猎。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转入了相对的定居生活,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聚落即村落还没有出现,在山洞中的遗迹和遗物,留下了很多,长兴夹浦合溪洞遗址就是这样一处古人类遗址,但树居生活却很难留下什么遗迹了。
七里亭遗址位于长兴县泗安镇,是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遗址剖面可分成上、中、下三个大文化层,共发现多件刮削器、砍砸器、手镐等打制石器。其中,上、中文化层的年代从12.6万年前一直延续到99万年前,其年代贯穿了整个中更新世。下文化层年代为早更新世的晚期阶段,距今至少万年。七里亭遗址是东南沿海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也是全国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为数不多的超过百万年的遗址之一。
上马坎遗址位于安吉县溪龙乡,所处年代为12.6万年前—80万年前,出土器物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石球、尖状器等。该遗址是浙江境内发现的 个有确切地层的旧石器遗存点,被誉为“浙江旧石器考古 点”。
银锭岗遗址位于长兴县小浦镇,出土器物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共余件石制品,发现了制作加工石器的场所,以及数量较多可拼合的石器标本。尤其是出土了用砸击法生产的石片,使用砸击法制作石器,在北方比较常见,在浙江省发现则尚属首次,呈现了旧石器晚期南北方文化交融的迹象,为研究远古人群迁徙、生产技术发展、生存行为和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合溪洞遗址位于长兴县小浦镇,距今至少2.8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石制品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器类。此外,还出土动物化石标本数十万件,全部为晚更新世的动物种属。合溪洞遗址是浙江省首次发现并发掘的有人类文化遗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对研究浙江地区晚更新世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和古人类的生存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湖州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