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旅行社,在年的5月24日至6月7日,到位于非洲北部的摩洛哥、突尼斯旅游(图1)。
图1、位于非洲北部的摩洛哥(图上所标的1)、突尼斯(图上所标的2)(示意图)
摩洛哥、突尼斯均为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而且与欧洲近在咫尺:摩洛哥与西班牙仅隔一条直布罗陀海峡;突尼斯与意大利只隔海里(图2);然而,北非的人文、地理和风光却与欧洲大相径庭。
图2、摩洛哥、突尼斯与欧洲近在咫尺
我们小时候常唱的一首歌曲“黑非洲”,其中有2句歌词:黑非洲、黑非洲,黑夜沉沉不到头……;因此,总以为非洲国家都以黑人为主。其实,在撒哈拉大沙漠以北的非洲北部,如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等,以阿拉伯人为主。
历史上,阿拉伯人是在公元7世纪,从海上进入了非洲北部,并带去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北非(包括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的原住民(土著),是柏柏尔人。
旅行中的一天(6月4日),我们一行14人,在领队和地陪导游的带领下,来到突尼斯南部的马特马他(图3),访问了一户仍然居住在传统民居——“穴居”中的柏柏尔人家庭。
图3、马特马他(图上所标的6,迈特马他),位于突尼斯的南部
穴居,顾名思义,即“洞穴之居”。
在马特马他(Matmata,阿拉伯语:Ma?mā?ah),有一些柏柏尔人村落,约2,余人(年统计),仍然居住在传统的地下穴居里。由于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柏柏尔人的传统民居,马特马他就被称为“洞穴之都”;该地,也是电影 次《星球大战》外景的拍摄地。
到达马特马他时,我们先在一家小客店里稍事休息。从二楼的阳台上观望:洞穴之都沟壑纵横、褐石裸露;目光所及之处,很少能见到绿色;山坡上的房屋、基站天线,以及村庄旁的羊群,提示着那里仍有人居住,并且已经进入了21世纪(图4、图5)。
图4、一个柏柏尔人部落的聚居地,褐石裸露、沟壑纵横
图5、山坡上放牧的羊群
地陪导游帅龙(突尼斯人,曾在天津学习汉语)介绍:突尼斯的北方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战争。一些柏柏尔人,为躲避战争,迁徙到此定居。
不过,我总还有些纳闷,如此荒山僻壤,村落里的人们何以谋生?那些羊又怎么能填饱肚子、长大?只有一点,该处被选为《星球大战》中外星人迪斯科场面的拍摄地,倒不难为人所理解。
小憩之后,我们访问了一家位于农村土路口不远的、柏柏尔人的穴居:
土路口,有一低矮的帐篷,是穴居主人白天劳作时的休息之处,也为过往的行人提供歇脚的方便(图6)。我们访问穴居时,大巴司机就在那里休息,并与已在帐篷里歇脚的行人聊天。
图6、穴居旁的帐篷(上);穴居一侧的卫生间(下)
穴居的典型结构:从一个小山坡顶上,开凿一个方形大坑;再从坑的侧面横向打几口窑洞,分别作为卧室,粮仓,客厅,厨房等(图7至图9)。另外,挖一条通道,通向小山坡的斜面,作为进出口(图10至图13)。有些穴居的坑与坑之间,还挖有相互联通的走道。撒哈拉沙漠终年干旱酷热,而在地面之下则凉爽、舒适。柏柏尔人因地制宜创造了穴居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通常,穴居都较为隐蔽,不到跟前很难发现;这也是柏柏尔人为避祸、把安全因素也考虑在内的结果。
图7、坡顶开凿的方形大坑与侧面的窑洞
图8、穴居中的储藏室(上)、织布机(下)
图9、起居室(左)、卧室(右)
图10、挖一条通道,作为进出口:1、坡顶方形大坑的开口;2、山坡斜面的进出口;3、灶台和炊具;4、通往坡顶的阶梯
图11、穴居进出口通道
图12左:门口画有蓝色的鱼,是柏柏尔人喜欢的图形和颜色;右:通道墙上,柏柏尔人使用的农具
图13、柏柏尔人的灶台(右)和炊具(左)(图9中所标的3)
现今,多数原住民已迁居到现代化的楼房,年轻人更是流向城市谋生;穴居,只有少数老人留守;且大多已经整修装饰、并在进出口外搭建了洗手间(图6,下),作为观光点了。传统的穴居是没有卫生间的,居住者如厕,均在野外。
在穴居里,地陪导游帅龙和团友Penny,扮演一对年轻夫妇,形象地为大家表演了当地的风俗和生活场景(图14)。我们在穴居留了影(图15)。穴居女主人用传统的柏柏尔人待客方式,请我们喝了薄荷茶、品尝了些小点心;女主人也很乐意我们把她摄入镜头(图16)。
图14、导游帅龙与团友Penny在演绎柏柏尔人的生活情景
图15、我们在穴居的留影
图16、左:身着民族服装的柏柏尔人老太太(穴居女主人);右:柏柏尔人的语言标注符号(摩洛哥、舍夫沙万,蓝白小镇上的涂鸦)
北非的穴居,与我国西北*土高原上河南陕州的地坑院十分相像[图17,详见《搜狐号程利南医生个人的展示页》上的博文“豫西之行——2、地平线下的古村落”()]。所不同的是:河南陕州的地坑院是在平地上挖一个坑,进出口的通道内有台阶,拾级而上,到达地面;北非的穴居是在小山坡顶挖坑,进出口通往山坡的斜面,通道内是平的。
图17、河南陕州的地坑院。上:村里,一个尚有人居住的地坑院;下:景区中,一个整修后、接待游客的地坑院(摄于)
徐晋勋
2030
后记:
北非土著的柏柏尔人,在突尼斯总人口中约占10%。很多柏柏尔人已经被阿拉伯人同化,即他们也信奉伊斯兰教,过着与阿拉伯人一样的生活。马特马他这一原本保留着柏柏尔人传统生活的村落,或许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所留下的、柏柏尔人的洞穴之家,也或将成为仅供外界了解这个古老民族以往生活方式的历史遗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