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银鲳鱼
英文名:Pomfret
俗名:银盘鲳、银盘鱼
分类:硬骨鱼纲
形态体征
银鲳鱼呈卵圆形,体长20厘米左右。
鱼体银白色,鳃盖下部及腹部、臀鳍边缘呈红色。
全身银白色,发情期下颚至腹部、臀部及臀鳍前几根鳍条,均为红色。
雌鱼比雄鱼大,腹部膨大,臀鳍前端尖形,鲜红色;雄鱼臀鳍前端钝圆,色泽浅。
生态习性
银鲳鱼生活于5~公尺海域,幼鱼喜躲藏在漂浮物下面,成鱼则常与金线鱼、鰏鱼或对虾等混游。肉食性,以水母及浮游生物为主。
银鲳鱼适宜的水温为22~30℃, 繁殖水温为26℃左右。 光照度为~,一天至少应保证12小时的光照、饲养用水的pH为6.5~7,硬度为6~10。
地理位置
银鲳鱼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其中*海南部的吕泗渔场产量较多,可形成较大的渔讯。
产季:渔期自南往北逐渐推迟,广东及海南岛西部,渔场为3~5月份;闽南渔场4~8月份;舟山及吕泗渔场4~6月份;渤海各渔场6~7月份。
营养价值
银鲳鱼是名贵的海产食用鱼类之一,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5.6克、脂肪6.6克。肉质细嫩且刺少,尤其适于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