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行纪沪上游,景点之海洋水族馆

三月十日,带逸儿游览了上海海洋水族馆,欣赏到数以万计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水生生物,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

这间水族馆,地处浦东陆家嘴核心区,毗邻东方明珠。于二零零二年二月建成使用,虽然已开馆十七年,并没显得很陈旧,而且玻璃橱窗都好干净。是世界上 的人造海水水族馆之一,有九大展区,分别是中国、南美洲、澳洲、非洲、东南亚、冷水、极地、海岸,以及深海。

展出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四百五十多个品种,一万两千多条珍稀鱼类,以及濒临灭绝的稀有生物。另设馆中馆形式,展示富有中国特色的长江流域珍稀生物。

大人票价一百六,儿童一百一,一米以下免票。上午九点开馆,下午六点闭馆,五点半停止入场。暑期和十一*金周以及春节期间闭馆时间延迟到九点。游览时间,个人觉得,以两至三个小时为宜。

没有海洋生物表演,只有喂食活动,依次为九点四十五斑海豹、十点企鹅、十点半开阔的海洋、十点五十群鱼的海洋和鲨鱼海湾,下午也各有一场,两点十五开始。

扶梯是单向的,下楼之后不能再上。如想看喂食,中午十二点左右入场比较合适。上午场时间太紧。喂食只能观看,不能参与。

在售票处买好票,进门右侧检票入馆。水族馆从上往下按顺序游览,地上三层,地下两层。

坐扶梯上楼,就是三层的中国区。左侧往里进去,是特别展览区,右侧是海洋教室。我们的游览从特别展览区开始。

特别展览区,一为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物展,二是武林大会。长江流域指的是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面积多达一百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域生物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现已记载的长江鱼类有近三百种,而濒危鱼类却高达三分之一左右。

这里展示的有白化中华鳖、鳑鲏鱼、弹涂鱼等等珍稀水生生物。白化中华鳖极为罕见,之所以白化是因为体内黑色素细胞不能够产生黑色素。

武林大会展示的则是身怀防御绝技的海洋生物,譬如海苹果、狮子鱼、长刺海胆、牛角箱鲀等等。遇攻击时,它们要么释放剧*,要么以*刺来对抗。

中国区主要展示的是中国特有水生生物,多为国家保护的濒危动物,包括中华鲟、胭脂鱼、娃娃鱼和扬子鳄。

中华鲟,体长两端细,背狭腹平直,两体侧有一行侧线鳞,是一种古老的珍稀鱼类,有着活化石之称。中华鲟体型大,生命周期较长,可活四十年。属于溯河洄游性鱼类,在近海中生长,在淡水中产卵繁殖。

近几十年,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以及产卵场遭到破坏,使得中华鲟的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据说,目前野生中华鲟只有区区几十尾。胭脂鱼和中华鲟在一个展柜,也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学名为中国大鲵,并非鱼类,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故而俗称娃娃鱼。白天较少活动,喜欢傍晚或是夜间觅食,多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冽、水草丰茂的山涧溪流中,尤其喜欢栖息在石缝间和洞穴里。

扬子鳄,亦称鼍,别名中华鳄,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体型较小。古老的爬行动物,卵生。数量稀少,濒临灭绝。

性情温和,行动迟缓,喜欢生活在湖泊、滩地、山涧潮湿地带的洞穴里。平时栖息在洞里,如遇温暖天气,会出来晒太阳。浑身披有鳞甲,包括腹部。食量大,耐饥能力强,寒冷的时候会冬眠。

游览完中国区,接下来是南美洲,同样位于三层。这里重点展示的是巨骨舌鱼、电鳗和南美肺鱼。

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支流最多的河流,水能资源极为富饶,蕴藏着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拥有着全世界最多的淡水鱼种类和数量,是世界上淡水观赏鱼的主要产地。

南美洲展区,鱼类极具观赏性,展柜布置得也特别好看。我个人,很喜欢这里。这次带逸儿游览水族馆,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看得认真。长大了,更懂得欣赏。

巨骨舌鱼,亦称为海象鱼,世界上 的淡水鱼之一。口大,无须。体色灰绿,尾鳍呈红色。除头部外,全身披着大而坚硬的镶嵌状鳞。肉质可口,而且无刺,因此备受捕鱼者的青睐,导致野生巨骨舌鱼种群骤然减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在南美洲生活着一种肺鱼,它们有两套呼吸系统,在水里用鳃呼吸,上岸后用肺呼吸空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会在枯水季节钻进泥地里入眠,直到雨季才会钻出来。这种状态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电鳗,顾名思义,会放电的鳗鱼。在尾部脊椎的两侧有两对长梭形的发电器,一条电鳗产生的电量足以将人击昏。电鳗可以随意放电,通过放电来获取食物,或是遇敌的时候以放电来防御,有时也会出于生理需求放电。

南美洲色彩缤纷的鱼类,让人大饱眼福。随后,我们便来到了澳洲区。这个区主要有尖吻鲈、虫纹鳕鲈、淡水锯鳐、射水鱼和澳大利亚的彩虹鱼。

我害怕龟鳖类生物,看见它们往往容易让我产生不适感。不过,猪鼻龟是例外。鼻部长而多肉,形似猪鼻,这一特征,让它多了几分可爱。

猪鼻龟是高度水栖的淡水龟类,除了上岸产卵,其他时间都在水中生活。因为极少行走,四肢渐渐进化成鳍状肢。

射水鱼可以从口水射出水珠,将栖息在树枝和草叶上的昆虫射落,捕为食物。射水鱼体型小,约二十厘米。体侧有几条垂直条纹,呈黑色。

淡水锯鳐,吻扁平狭长,呈剑形,两侧锯齿状。吻锯既是捕食工具,也用来御敌。属于软骨鱼类,卵胎生。通常栖居在河口或是河流上游。

澳洲淡水鱼种类不多,不过因为澳洲大陆和其他大陆处于分离状态高达数千万年之久,之间鱼类无法接触,无法进行种群杂交,所以澳洲的淡水鱼有很多是其他地方见不到的,有其独特性。

至此,三层展区游览完毕。于是,搭扶梯下到二层。不经意间看见头顶上方游弋的鱼类,恍惚有种身处海底世界的错觉。二层也有一部分澳洲区的展柜,除此之外,还有非洲区、东南亚区、冷水区、极地区和海岸区五大展区。

非洲区主要有尼罗飞刀、多鳍鱼和非洲慈鲷几个展柜。非洲慈鲷为硬骨鱼,鲈形目,慈鲷科,主要产于坦干伊客湖、马拉维湖和波多利亚湖三大湖泊,因此也被称为三湖慈鲷。几乎所有慈鲷都生活在淡水中,它们喜群集觅食,性活跃。种群庞大,色彩丰富,形态各异。

非洲慈鲷有开放式、洞穴式育雏,还有一部分慈鲷采取的是口孵式育雏,将鱼卵含在嘴里进行孵化,养育幼鱼直到可以独立觅食。母鱼口孵在慈鲷中较为常见,父鱼口孵和双亲口孵则相对少见。

随后映入眼帘的是东南亚区的展柜,在这里可以看到小丑鳅、珍珠马甲、丝足鲈和白斧头鲨等等水生生物。斧头鲨,也叫虎头鲨,和真正的鲨鱼没有亲缘关系,只是外形酷似鲨鱼,故得此名。属于淡水名贵鱼类,原产于东南亚,主要有黑、白、灰,三种体色。

接着按序步入到冷水区,这里 展示的是斑海豹。馆里安排了喂食活动,有两场,分别是上午九点四十五和下午两点十五分。因为是单向游览,想看的需要安排好时间。斑海豹是 能在中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冷水区之后是极地区,憨态可掬的洪式环企鹅栖息在此。斑海豹非常活跃,一直游来游去,想拍张照片都难。它的邻居则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一度以为它们并非活物,而是模型。这里有几排座椅,以供休息。左侧有单机游戏,可以玩企鹅捕鱼。逸儿玩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得到三千多分。

海岸区是二层的 一个展区,这个展区也是非常好看,我最喜欢的草海龙就在这里。展柜布置得太美,拍出来的照片犹如油画一般。

草海龙是辨识度特别高的海洋生物,十年前在香港海洋公园见过,之后一直记得它的样子和名字。不像别的很多海洋生物,看完很快就会忘记名字。

草海龙是硬骨鱼类,产于澳洲南部近海。体小,约四十五厘米。吻细长,体表有刺,身体周边长有叶瓣状附肢。体色有棕红、*褐、绿色等等,腹部有蓝紫色条纹。善于伪装成海藻以便躲过猎物的追捕。听闻草海龙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不知是否属实。

海岸区的另一大看点,就是水母。成群水母在水中翩跹起舞,在灯光的点缀下,美得如梦如幻。不过,在我的印象里,我有看到过更美的水母展柜。

水母是生活在海洋中重要而又神奇的浮游生物,已经存在了六亿五千万年之久。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有着各种花纹,直径大小不一, 的可达两米,伞状体边缘布满须状触手,最长可达二十至三十米。

该馆展示的有海月水母、蛋*水母、澳洲斑点水母、太平洋麻水母、等等。海月水母,是最常见的水母之一,水母体有伞状透明膜,底部有触手,胃部下面有四个环形生殖腺。蛋*水母体型稍大,伞状体直径一般三十五厘米左右, 可达五十厘米。

游览的是地下二层的深海区,水族馆主体,展示着许多远洋大型捕食性生物,譬如鲨鱼之类。这里值得看的有开阔的海洋、近岸珊瑚礁群鱼、群鱼的海洋、石斑洞穴、鲨鱼海湾和珊瑚礁群鱼。

三点,开阔的海洋有喂食活动,持续十五分钟;再是三点二十群鱼的海洋和鲨鱼海湾,十分钟。

海岸区有一条长达一百五十五米的海底隧道。大量鱼群在头顶上方游来游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是,隧道底下待久了,头会晕。

出海底隧道,来到一层的礼品中心,游览就宣告结束了。离开的时候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美好的事物,总能让人心生愉悦。比起动物园,还是水族馆更让我流连。

水族馆真是一个美好的所在,让我这种不喜潜水的人也能身临其境般地饱览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观,探寻海洋生物的无穷奥妙。

上海海洋水族馆所展示的生物种类丰富多彩,令人大饱眼福,叹为观止。不仅有趣,也具有很高的科普性,是沪上亲子游的极好之地。

文与图,皆逸娘

▼往期文字▼

独行纪|日本冲绳,离岛之久米岛

独行纪|日本冲绳,本岛之住宿篇

独行纪|日本冲绳,本岛之启程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td/4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