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亚马逊流域的掠食者里,电鳗是特殊的存在。它没有锋利的牙齿,也没有闪电般的游速,但身体带电,可以随时通过水的导电性锁定猎物,并将其杀死。
电鳗是一种让人感到恐惧的鱼类,成年电鳗能够输出~伏的电压,足以将人击昏。它们并不是真正的鳗类,而是鲶形目种类的近亲。在美国 的《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中,电鳗被评为“世界上最令人恐惧的淡水动物之一”。
深藏在水中的“高压线”
很多人都看过动画片《狮子王》,并且对其中一个有趣的片段记忆犹新:一只凶猛的鬣狗在追年幼的辛巴时,被水中的一条“怪鱼”电了一下,马上就眼冒金星,昏倒在地了。
这条“怪鱼”其实就是电鳗。它们是一种行动缓慢的鳗形鱼类,通常生活在温带和热带的淡水中。它们原产于大海,在淡水中成长,然后再回到大海中产卵。电鳗的身体呈灰褐色的长圆柱形,体表没有鳞片,体长可以达到2.5米左右,体重在20千克左右。
远程放电捕猎食物
电鳗在捕食的时候,会慢慢地向猎物靠近,然后不断放出电流,将猎物击昏。
电鳗生活在充满泥泞的水域,视力并不好,那么它们是如何发现猎物的呢?原来,电鳗体内的电流就像雷达一样,能够利用较小的电脉冲“观看”猎物。在发现猎物并将其施以电击之后,电鳗还会使用雷达般的电场跟踪猎物,而不需要用眼睛观察。
另外,电鳗还能够利用电流对猎物进行“远程控制”,让躲藏的猎物自己暴露出具体位置。电鳗的电流还会诱导猎物的肌肉不自主地收缩,从而让猎物陷入瘫痪的状态。
有生物学家指出,电鳗放电也不完全是为了捕食,因为它们电死的鱼类远远超过它们的食量。于是生物学家猜测,电鳗放电也有可能是一种信号传递方式。
就是这样的一个物种,能发出伏特,甚至伏特的电量,强大的电流既是杀敌的矛,也是御敌的盾,这一招让所有亚马逊流域的所有水族望而生畏,即使鳄鱼也不敢跟它玩命。招惹一条电鳗的结果,不是被电死,就是跟它同归于尽。
而电鳗,就凭借2亿年前祖先遗留下来的优势,成为亚马逊流域里的 杀手。在巨骨舌鱼、鲇鱼、食人鱼、鳄鱼横行霸道的水域里,电鳗能占一席之地也确实不容易。
电鳗的细胞具有储电能力,遇到其他生物时,这些储备的电会根据神经系统的牵引随时释放,基本每秒可以放电50次,10-15秒之后,电流完全消失。
在这种频率的电击下,即使一头牛也会被电死。而电鳗之所以不会被电到,得益于它在进化放电功能时,大部分身体以及重要器官都包裹了绝缘组织,才实现伤敌一千,不会自损八百的效果。
如此奇怪又危险的生物应该是很多物种都躲着走的存在,但我们的祖先们偏偏喜欢招惹它们,于是放电倒成了治病的良方。
在遥远的埃及,人们用电鳗的远亲“电鳐”治疗癫痫;甚至一些早期的电学研究,也受这类发电生物的启发。
随着我们对亚马逊流域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水生生物被发现。在人们以食人鱼为主题拍摄电影时,更多的猛鱼走进大家视线,而像电鳗这种其貌不扬,看起来不凶猛的鱼反倒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这并不意味着电鳗的危害性不高。如果你在亚马逊流域玩漂流,或者在浅水区捕鱼, 祈祷不要碰到电鳗。它的电量能轻松将人电到休克,继而溺水身亡。
不过跟其他生物相比,我们还是幸运的。曾经有一条视频,记录了鳄鱼捕杀电鳗时,同归于尽的场景。画面中,电鳗悠闲的从鳄鱼嘴边经过,妖娆的身体妙曼的摆动,紧致的曲线在鳄鱼眼前扭来扭去,后来鳄鱼禁不住诱惑就就下嘴了。
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电的感觉,直到意识模糊前那张嘴都没舍得放开,最终这俩亚马逊河里的杀手实现了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鳄鱼跟电鳗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被几名乱入的人拍成了小视频,至今广为流传。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鸣谢上海金鱼王子渔场——
各类国粹精品金鱼
常年出口欧洲、日韩、香港台湾等地区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