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5日14时,虎门大桥桥面出现持续性“波浪状”上下晃动。
“明天就要开始收费了,虎门大桥表示很激动。”某官方微博后台显示,类似的留言占比相当高。看来老司机们真正关心的不是桥为什么抖动,而是高速公路最长免费季即将提前结束。事实上,老司机们也应该顺便关心一下大桥的结构问题。比如这类主跨径近千米的悬索桥的索缆是个什么东西,它对大桥的安全性起着什么作用。
索缆其实就是负责大桥桥面承重的那两大条钢丝捆,现在这两根东西做到直径一米以上不算稀奇。目前世界上荷载 的悬索桥,是位于长江镇江段的五峰山公铁大桥,其主缆是个直径达1.3米的庞然大物。单根主缆拉力高达9万吨,足以吊起1.5艘满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以五峰山大桥为例,其索缆制造的 步是先将普通的镀锌高强度钢拉成5.5毫米直径的细丝,再将根这种细丝缠绕成一小捆,然后将这样的小捆扎成一大捆。这就是主索缆了,你可能想不到里面竟然有根细钢丝。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要重点考虑。 ,为增强索缆的耐磨性、耐蚀性,要对每一根、每一小捆及整条主索缆分别进行至少3层防护漆涂装。第二,便是近10万吨索缆两端的固定问题。目前主流的方式是先在两头建锚碇,然后将索缆固定在锚碇上。为解决主索缆巨大的拉扯力,将集中传递的主缆拉力按每一小捆分散固定到锚碇混凝土中,既可以改善锚碇上的应力分布,也方便后期的维护。
两条索缆就有两块“锚碇”,为了固定索缆,这个像猫屁股一样的东西必须是个“大家伙”。虎门大桥两端每个猫屁股都有差不多10个篮球场大小,高度相当于18层楼高。
巧合的是,我们眼球后面也有两根“索缆”,其分股防护与固定方式与悬索大桥如出一辙。
基于人类面部左右对称的完美设计,我们大脑里共有12对脑神经——其中第二对就是视神经了。跟所有神经一样,视神经其实就是一条很粗的电缆。这跟“电缆”里面又包裹着很多条电线——我们的视神经由万条神经纤维组成。这个数量当然跟大桥的索缆不在一个数量级,但跟悬索桥相似的是这万条神经纤维也是各自包裹着绝缘材料,目的是保证它们各自传递的信息不被干扰。
解剖我们的脑子可以见到视神经。它是一根约5厘米长,1毫米粗的神经束——神奇的是里面却藏着万根各自独立的神经纤维。视神经沿着视网膜内侧爬行,汇总后通过一个缺口进入大脑,缺口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盲点”,因为那里没有视神经。
这万条神经纤维一头对接的是视网膜上那1.25亿个感光细胞,另一头连接的是大脑——跟悬索桥一样的是,这些神经纤维也是分别固定在大脑中的不同区域,并各自完成数据分析、处理等工作。接收到信号的大脑再发出指令,让我们的身体做出反应——如果面前是一只老虎,大脑就会通过数10亿条肌纤维,指挥块肌肉做出奔跑的动作;如果是美女,你受大脑指挥的窦房结会发出指令,加大心脏的节律和次数……
只要睁开眼睛我们就看见了这个世界,但我们究竟是怎样看见的?比如要接住迎面飞来的一个球,我们的眼睛要连续追踪并对球进行拍照,这些图像传入大脑,再经过大脑计算,对球的运行轨迹做出判断,然后向肌肉发出抓握的指令。这个简单动作如果由机器人来完成,程序员可能需要写很长很长的代码。
我们的眼球就是两个比核桃大不了多少的玻璃球,里面超过99%的成分就是水——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是怎样看见这个世界的。尽管人类已经可以制造非常先进的照相机,但是它跟人类眼睛的差距就像算盘与 的电脑。
新浪网消息: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吉利控股集团公布了双星发射计划。
我们都觉得“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想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就该明白我们的眼睛是一个多么精妙的装备。
撇开操控,自动驾驶汽车在路上至少需要知道自己及其它车辆的动态位置,以及路面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其它状况。更智能的汽车需要掌握的信息还有很多—— 让汽车能够像人一样随时随地“看见”路面上的各种情况,甚至还可以知道别的汽车在想什么。
吉利公司首发的两个低轨卫星预计将于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顺利的话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吉利的卫星主要用于导航增强领域,公司的目标是10厘米级别的定位精度。它比GPS和北斗更适合自动驾驶。
如果在一片林地里奔跑,随时根据障碍物和地面情况调整我们的脚步并不难。但是汽车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它很难“看”清周围的环境并及时做出反应。
蝙蝠选择晚上出门是因为它白天看不清周围的世界吗?根据用进废退原则,可以肯定的是选择夜行后它的视力越来越差了。
视力其实不是全部问题,问题是白天狼多肉少,那样的时光一点都不容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天黑后去闯荡世界呢?狮子晚上也会捕猎——多半是白天的收获不足以填饱肚子。事实上,狮子捕食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几。
蝙蝠当初只能算是一个另类。有捕食者就需要有猎物,那些晚上出来的猎物大半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吧。毕竟晚上出门更安全——我们相信这是它们长期权衡之后做出的最终决定。
但是,晚上行动首先得解决照明问题。萤火虫就随身带着手电筒,一闪一闪亮晶晶,既浪漫又神秘,但这点亮光用来照明肯定不够。实际上,萤火虫的光只够标记位置,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