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人身价倍增

老子曰:积薄成厚,积卑成高——题记。

我曾经为孩子编过多个睡前故事。在遥远的海洋世界,有一个海豚部落,在这个海豚部落里,有一个小海豚,聪明顶呱呱、学习能力顶呱呱、助人为乐的精神顶呱呱,他的名字就叫呱呱。他是海豚部落 一个研究所的发起人和所长。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总是用发明创造去帮助海豚部落击退凶险的入侵者、给海豚部落的孩子们带来欢乐、为孤寡老人带去温暖。

……

我无法评估这些故事给孩子带来的教化有多少,也不知道他将来能记住多少故事里的情节,但在他还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时候,这些故事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欢乐,也成就了一段弥足珍贵的亲子时光。

为了得到一个故事的奖赏,他常常很认真的去履行一个孩子的诺言,想想那天真的模样,至今回想,仍觉得十分可爱。

然而,我并非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的传人,本文重点也不在于探讨亲子教育。

这里重点探讨的是,价值回报与创新。

如果说,这个故事就是我开发的一个产品(虽然这个产品有很多瑕疵不能称之完美),毋庸置疑我的孩子就是消费者。

“一段宝贵的亲子时光”,就是这个产品所得到的价值回报。

从无到有,用新的去替代既有的或填补存在的空白,这是对创新、创造,最简单最直白的解释。

但是,创新更在于价值的发现和创造。

创新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 的无中生有,它是有迹可循的,有时也是一种既有资源或元素的重新整合。

以下借用海豚呱呱的故事,抛砖引玉。

首先说说为什么选择了海底世界、海豚部落这个场景,以及小海豚这样一个人物设定?当时也曾尝试照本宣科的给孩子讲《格林童话》、《伊索寓言》里的故事,但孩子只有三四岁,对发生在遥远的中东和上古的一些事情,不太感兴趣。恰好那段时间有一个动画片很热播,它叫《海底小纵队》,我跟着孩子看过 集,感觉这个形式特别好,加上那个时期他开始大量阅读关于海洋动物的绘本,我便决定模拟一个类似的场景,选定海豚这样一个有亲和力的主角。为什么这个主人翁要叫呱呱,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顶呱呱是大人经常用来赞美孩子的一个词,能够给到孩子一个积极的联想,而且,呱呱发音简单,朗朗上口,简单好记,符合这个小小的“消费者”的认知与喜好。果然,讲了一集以后,孩子便欲罢不能,隔三岔五的缠着我讲呱呱的故事。由此,我得出 个结论:任何创新,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服务对象的认知!简单、易认知、易传播,是检验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准。我常和同事们分享,你要把客户们想象为一个孩子。因为孩子的认知是简单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失败或成功的创新案例:文豪雨果曾经发明一个安静头套,隔音效果确实很好,但是带上头套之后,人就会缺氧,真正使用时,需要随身配备一个氧气罐才行。这个头套给人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这显然不符合常人对于安静舒适的美好预期与认知,后来便不了了之。比如阿里巴巴的金融产品,蚂蚁花呗,一听就是一个借钱给大家消费的工具,简单、明了、亲切,非常符合年轻人的认知。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我遵循的是用户认知至上的原则,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也正是让产品简单、方便、易理解,从而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我为孩子讲述的呱呱故事里,有一个是这样的:海豚作为体型较小的海洋动物,虽然采取围攻战术能与鲨鱼等大型凶猛鱼类一时抗衡,但是每次有一些蛮不讲理的凶猛的大鲨鱼闯入海豚部落,一番战斗下来也会有一部分海豚严重受伤或者死亡,为了避免族群遭受不必要的灾难,呱呱和海豚研究所的小科学家们决定为海豚部落建造一个坚固安全的避难所,一旦遭遇大型凶猛鱼类的攻击时,年老体衰的海豚和弱小的海豚就可以在里面躲避战斗了!呱呱他们研究了一番发现,避难所最安全的方式是建地下,也就是在海底的地下挖出一个空间,于是,他们就模仿人类的航空母舰的内部结构,画出了地下堡垒的设计图纸,准备交给海豚部落的老族长,由族长安排年轻力壮的成年海豚来挖掘。但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一个问题,海豚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平时需要浮到海平面来呼吸新鲜空气,如果家躲在地下堡垒里面,没有新鲜的空气,也会很危险。于是他们就想,人类的潜水艇为什么在水下那么长时间,而里面的人不会闷死呢?因为里面有生成新鲜空气的设备,我们也可以设计这样的设备啊,有了这么样的设备最终要靠什么来带动呢?呱呱他们恍然大悟的发现,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地下堡垒提供电力。怎么供电成为一个 的问题,他们想海底自己发电不太现实,去找到带电源的东西,把它储存下来最科学。我看过电鳗放电,我在海面上还看过天上的放闪电……小科学家们七嘴八舌, 呱呱说,那么我们就把去把这些电收集起来。他们找来了海底的各种矿物原料,做成了蓄电电池。一个小分队去把电池投放到电鳗生活的区域,去引诱电鳗放电,然后迅速撤离,等到电鳗都离开后把电池收回来,一个小分队把飘浮在海面的泡沫垃圾做成一个小船,等待快要闪电的时候,把电池放在泡沫上,利用电池的天线来接收电源,一开始电池都爆炸了,他们不断总结改进, 终于成功的收集了闪电的电力。有了电源,一切都好办了,当他们把完整的方案交给海豚组长,很快就被通过了。通过海豚部落的全体成员几个月的努力,海豚部落的地下避难所终于造好了,呱呱还给这个避难所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地下航母。整个故事的结构,模仿的是我们平时开发产品的思路,有产品需求背景、产品原理、品牌传播名称、产品开发审核流程以及执行方案。其中收集电源的原理,模仿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特斯拉收集闪电的事迹。故事尽管从严谨的逻辑角度来分析,仍然有瑕疵,但在这里,我想教给孩子的是责任、勇敢、善于把握规律、理性分析。对于一个白天有着繁重工作、没有时间来做功课的我而言,只有根据我的工作生活的经验,快速的“模仿一个故事”,以满足“市场需求“。在现实的市场工作中,我们常常也是如此。在我的团队中,我们一年要举办几次抽奖回馈活动,每次数万元,在所有的伙伴群中发放一定金额的红包,抢到指定红包得到相应的奖品。这即是模仿过去抓阄式的抽奖,有效率的避免了作弊,保证了公开公正。由此我想引出第二个结论:创造者一开始都是一个模仿者。如果不会模仿,创新简直无法开始!人类的飞机模仿的是鸟类,雷达模仿的是蝙蝠,声纳技术模仿的是海豚的回声探测。古老的陶罐模仿的是一个水坑、一个池塘;电梯口的视频广告,模仿的是古老的吆喝叫卖;阿里巴巴模仿的是ebay,而ebay本质上模仿的是古老的集市销售。可口可乐公司万美金购买的山姆森玻璃瓶设计方案,模仿的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形象,这为可口可乐公司带来了数亿美元的回报。已故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在其著作中讲到,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腾飞,取决于两个层面的创新,一是在社会文化层面的全面创新,二是在技术层面以美国为对象,进行模仿性创新。模仿式创新不纠缠于既有技术的重新开发,往往利用前人的成果,快速找到新的机会。幸运的是,我国国力日臻强盛,走的也是一条近似的道路。大到国家如此,小到企业和个人层面,也同样如此。模仿式创新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通过对一个事物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之后,结合现实条件与现实需求进行有机的二次创造,从而获得新的市场、新的机会。我们应该模仿谁?既应该模仿前辈、成功者,也要模仿失败者。只要将其失败的因素剔除,一个失败的创新成果,加以改进往往就能成功;或者在此处失败的创新,用于适合它的其他一处地方,往往也会成功,这一点我们也曾是受益者。乔布斯的苹果手机,就在模仿了一款类似的失败产品后,加以改进获得的成功。第三,创新的机会,在于可被满足的渴求我们经常用痛点二字,来描述一个急需被解决的诉求。在这里,我更愿意用渴求一词:极度渴望被满足的心理诉求或消费欲求。人们极度渴望获得快速掌握信息的能力,于是有了搜索引擎;企业主极度渴望贤才良将,于是有了各种猎头公司;家长极度渴求孩子的成绩优异并出人头地,于是有了各种培训机构和学区房;人们极度渴望物美价廉的商品,于是有了拼多多。……这种渴求,事实上也是由一对矛盾关系所构成,也就是强烈的需求与无法提供满足这一现状之间的矛盾。但是,找到这种矛盾,不等于立即找到了创新机会和新的市场。因为,在现有的市场当中,显而易见的渴求要么已经被一大批有能力的人所满足,变得不再那么渴望和迫切,创新风险巨大;要么超出一般从业者或人类的极限,比如攻克癌症之类的,创新难度太高。创新必须拒绝盲目。找到未被满足且可被自身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的渴求,才是理想的创新机会。我人生当中一位重要的老师曾创立一个成功的老花镜品牌。如果说老人想要看得清晰,是一个渴求,那么他们在这一渴求之上,发现了新的渴求,并且满足了它,成为一个成功创新的创新。市场上有大量的老花镜,十元八元就可以买到,但是众多退休的知识分子、企业家、名人,苦于没有一副能够彰显气质、且能随意看远看近的老花镜。于是他们决心选用更加优质的原材料来制作镜框和镜架,甚至不惜采用纯金,在镜片上,也采用更加先进的渐变多交焦镜片,更提出看远看近就一副的口号。即使视力程度不同,不管看远景还是近景,只要有一副,就可以完全应付。谈到我们的创新,也是如此。人们已经普通认识到艾灸的好处,但是对于艾灸烟雾太大、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容易留下伤疤的问题,感到忌惮。人们渴求一种无烟无火、操作简单、环保无损的艾疗方式,我们找到了这个渴求,并加以创新,4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第四,创新基于大量的信息采集和处理

企业家开创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是基于他了解或亲身经历过商业上众多成败得失的案例。文学家的创作也是一种创新,而作品就是一个创新的产品。前文讲到了模仿式创新的重要性,20多岁的王勃在滕王阁的patty上写下流芳千古的文学产品:《滕王阁序》,其中引经据典之处,不可胜数。这即是对前人的一种模仿式创新,但一切离不开自幼饱读诗书。创新有两个最重要的基本点,一是信息的收集,二是信息的处理,即通过分析把握其中的逻辑和规律,甚至包括我们俗称的“奥秘“。能看到奥秘所在,才能在无声之处爆发巨响。前者需要勤劳和积累;后者需要一定的才华。才华既有来自先天的,也有来自后天的。来自先天的,我把它纳入玄学范畴,在此不做探讨。而后天的才思,则是可以通过深度的钻研和勤学苦练获得。老子曰:积薄成厚,积卑成高。在信息高度发达,自由交叉的新时代。一个现代立志于创新的创业者或职业经理人,想获得成功的创新,信息的来源一定广博,视野一定要宽广,既要深入一门,又必须建立跨学科的认知,即包含社会、科学、历史、心理的知识。君不见,世界 的哈佛商学院用一种几乎虐待的方式,让他的学子们疯狂的去研读分析各种案例,就是为了让他们 化的获得信息积累与信息的高级处理能力。从业者停留于表浅的快餐式阅读或道听途说的认知,不读书,不下苦功夫研习,不做深度积累,不敢试错,成为创新的一大障碍。创新者一定要保留原始的采集冲动,疯狂的吸纳新知识、新的信息,不断地去发现规律和奥秘。在他的思想仓库里,一定装着各种这样的零部件与设计图纸,时机一到,一丁点来自机构内部或者社会外部的刺激因素,无论是关于积极的还是负面的,即可能像化学催化剂一样,带来一场巨大的化学反应,从他的思想库中飞出真龙。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金鳞,你可以理解为脑子里早已储存的一个构思设想,龙就是创新的成果。第五、美好的愿望驱动创新成功的创新,结果是美丽的,但过程是艰辛的。事实上,除了少数运气好的情况下,创新可以一蹴而就,大多数创新的过程都充满了艰辛困苦,备受煎熬。就拿我给孩子编这个故事来说,有的时候,实在感觉是个苦差。那是因为什么坚持下来了呢?与其泛泛的说父母对的爱,不如说是基于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给他快乐的童年、并启发他的智慧。譬如华为推广的5G技术,为的是让全人类享受更加迅捷、高效率的信息通讯,无论遭受到美国多大的打压和阻拦,仍在不遗余力的持续努力创新。这种美好的愿望,是一种近似信仰的热情和价值观的体现。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的驱动下,可以带来两大意义。帮助人们持续创新。因为创新总有失败,而且社会和市场也不断地在变化,一时一地的创新不能维持企业的长久发展,也不能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只有持续地创新才可以做到。只有在一个美好的价值观的驱动之下,人们才有可能克服困难、艰苦、曲折,才能承受失败的打击,包括接纳各种嘲讽挖苦,从而做到持续创新。避免信息误判。当你限于创新迷局的时候,不妨回望初心,你的初始的价值观是什么,你为什么而创新努力?如果你能弯下腰来认真倾听的服务对象的声音,审视自身的意见,而就凭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摈弃傲慢浮躁,避免错误的判断。第六、创新需要悟性,但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者更不能低估自己。很多伟大的创新,在一开始都不起眼,甚至受到人们的嘲讽。很多现在看来改变世界的创新,起初都来自一个籍籍无名之辈的异想天开或“偷懒”。这里我们可以再次把伟大的发明家、通用电气集团的创始人爱迪生作为例子来探讨,事实上爱迪生文化程度极低,一度过着四处流浪、漂泊不定的生活,生活朝不保夕,五次自己辞职,五次被开除,实在是个Loser,远不及现在坐在办公司的诸多白领!但就是这位Loser,让人类变得光明。我不排除创新需要一定的天赋和灵感。但不出世的天才有不出世天才的灵感,杰出人才有杰出人才的灵感,一般人才有一般人才的灵感。不出世的人才创新,也许改变一个时代;杰出人才或许影响一个行业、改写一家企业或组织的发展;一般人才的创新,至少可以提高他的工作绩效,进而提高自己的价值回报。无论哪种人才,都可以通过创新,快速或渐进式的改写人生命运。即使在一些不起眼的领域,我们也常常看到了不起的创新:以前在B站有个很出名的美食网红叫野食小哥,在我印象中,是 个把厨房和餐厅搬到野外来录制视频的人,他要么去到乡下老家,临时摘一把菜,做一顿丰富的美食,然后当场吃个精光;要么来到河边做一顿烧烤,大快朵颐,在美丽的乡村景色的衬托下,显得清新脱俗。录制场景的创新,一时吸引无数的粉丝。如今在抖音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模仿者的各种野外美食节目,而这时,野食小哥早已在杭州等地拥有了多处房产,当然他的模仿者也有很多成功者。一个工厂的打包工人,可以通过创新的打包方式,为工厂节约大量的耗材,而赢得丰富的年终奖励。一个深山里的手艺人,可以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使得他制作的工艺产品畅销北上广深。……不但人人可以创新,而且创新的方式多种多样,尤其现代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只要具备意识、掌握方法,通过创新实践,年收入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一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自认为没有天份而停止学习与思考、停止在自己所工作的领域做出应有创新努力。这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什么动机促使我写这篇长文?因为我一直是个“不安分“的创新者。读高中时,我就是班级的小品编剧、导演和主演,每一年的全校迎新晚会为班级赢得荣誉。也是因为热爱创新的缘故,学习中医出身的我,并没有遵从父母之命去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医者,而是进入大健康营销领域,从事创新频率更高更快的策划与文案工作。后来我无法遏制创新的冲动,不满足于不能亲手去做更多的创新尝试,决定创业。7年前,我主导的一次创新,通过对一个固有的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并制定简单可执行的服务方案,公司获得成功,目前仍由合作伙伴在打理。后面独立创业,通过几个创新:跨领域的资源整合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以及在保证产品有效前提下的使用便利性的创新,项目获得成功,自有品牌已经经营4年,消费者口碑极好,市场潜力巨大。但我认为我们的创新力还远不够。希望通过这次写作,能对创新这件事进行一次深刻、全面的认识。如能感召同道中人,则幸甚;如不能,则权当笔记。这个世界太快,沉淀很珍贵,谢谢您继续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td/3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