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星期二
年1月
每日资讯
市县动态
三明市工业经济效益表现为“两升一降”
一是工业税收持续增长。全市入库工业增值税35.21亿元、比增26.9%,特别是钢材、化工、矿产品、建材等4个行业,分别入库10.55、2.83、4.01、4.25亿元,分别比增83.6%、65.6%、52.2%、31.6%。二是效益指数持续提高。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67%、同比提高51.81个百分点,全市规上企业实现利润.81亿元、比增74.7%。三是企业亏损持续下降。全市规上企业亏损6.42亿元,同比下降57.8%。
福建省出台多项举措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农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高效、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为目标,强化改革创新、激励约束和*府监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意见》明确,到年,全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面积或产量占全省农产品的4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比年分别减少1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全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万亩,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万亩;全省农业源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
《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突出循环发展,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注重集成推广,强化生态农业科技支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策引导和扶持等。
企业技术中心*策宣讲会在福州举办为规范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与体系建设,推动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1月25日我委联合福州市经信委组织召开了“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宣讲会”,对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进行解读,就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材料的编写、研发支出的财务归集等进行辅导培训,并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多家企业多人参加宣讲会,与会企业代表积极踊跃,*策宣贯取得良好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在各设区市陆续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等相关*策的宣讲培训,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培育和创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前沿科技
俄罗斯研发出节能环保燃料气溶胶
据西伯利亚新闻网报道,俄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研发出获取燃料气溶胶的节能环保技术,可用于快速点燃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房的锅炉,还可用于柴油发电机燃烧室以及汽车内燃机。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含有3-10%有机杂质(汽油、 、石油、润滑油等)工业用水和废水来获取气溶胶。这些杂质不仅不会干扰,反而有助于燃料的研磨,改善燃烧。通过爆炸沸腾和液滴分散作用直接在燃烧室将燃料粉碎。分散过程包括液体或固体的精细研磨,以获得精细分散的悬浮液、乳液和粉末,向燃料成分中加入1-3%的水时,就可实现这种效果,液滴的衰变发生在相对较低的-℃的温度。实际应用中,通过喷嘴装置将乳液和悬浮液注入燃烧室。加热时,由于在燃料不均匀成分的边缘产生压差,就会发生爆炸汽化:气化后乳液中含有两种液体,而悬浮液中含有液体和颗粒。在这两种情况下,原来的液滴被粉碎成更多更小的颗粒。实验表明,蒸发表面积可以增加15倍以上。这意味着气溶胶将比当今广泛使用的燃料供给系统的加热、蒸发和点燃速度快3-4倍,可以显著降低点火过程的成本,加快点火速度。目前世界上共有三个科研组正在研究此项技术,分别是德国科研组、由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科研组以及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科研组。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燃料乳液和悬浮液。目前,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创建一个实验信息数据库,包括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下不同成分燃料液滴的加热、蒸发、分散和点燃过程的主要参数。在此数据库基础上,俄研究人员将创建预测数学模型,以加快该项研发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研发获得俄罗斯科学基金会及俄罗斯联邦总统国家奖励委员会的资助。
韩国研发出微小型高电压能量发生器
韩国研究财团发布消息称,韩国西江大学联合全南大学通过模拟电鳗发电原理和结构开发出微小型高电压能量发生器。该研究获得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韩国研究财团的项目扶持,其成果发表在能量领域国际学术杂志《纳米能量》上。
利用微型设备电源供应装置,在没有污染物质情况下,通过离子浓度差发电是该领域研究重点,但目前无污染物质排放供应电源装置不足,且只能使用阳离子膜或阴离子膜,输出电压较低,无法应用于实际。研究组此次开发的高压能源发生器是模拟电鳗的发电原理,将数千个以上的发电细胞(电鳗体内维持离子浓度差,允许离子选择性移动的细胞)串联后,根据离子浓度差,使离子移动时发生了V的电压。该技术以阳离子或阴离子的三维纳米通道网络为基础制作的离子交换膜进行串联,产生1V电压。
研究组使离子交换膜之间距离最小化,找到了电鳗发电细胞膜之间相似的距离(约80?),发现在人工单一存储单元中产生的电压与电鳗发电细胞中产生的电压(?)非常相似。研究人员称,在小体积中产生高电压,可以开发植入人体型医疗器械或微型纳米机器人设备,通过人体的汗液、血液和尿液获得能量。
来源:福建日报、科技部
欢
迎
关
注
回复关键字查看系列文章
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
干货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
敬请期待
获取更多
*策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 *策讯息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白殿疯病挂什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