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健康IPO近三年无新发明专利核心产品

《电鳗财经》文/李瑞峰

9月23日,杭州民生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健康)创业板IPO成功过会,11月4日该公司更新了财务数据。招股书显示,民生健康专注于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领域,是集维生素与矿物质类非处方药品和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阅读该公司提供的上市资料时,《电鳗财经》注意到,报告期内,民生健康仅有三项发明专利是原始取得且最近三年没有新发明专利,而且其研发费用仅约为其销售费用的1/10。此外,民生健康曾因虚假宣传而被处罚,且其产品因质量问题被投诉。民生健康还因关联资金拆借问题而被问询。

仅3项发明专利原始取得核心产品创收能力减弱

招股书显示,民生健康及其子公司拥有授权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专利35项、澳大利亚专利1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民生健康的六项国内发明专利中,有三项发明专利是通过受让取得。剩下的三项发明专利分别在年12月、年4月和年4月,也就是说,在年4月之后,该公司就再没有新增国内发明专利。

从年至年6月30日(以下简称报告期),民生健康研发费用分别为.12万元、.59万元、.82万元和.49万元,同期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6%、3.94%、4.92%和4.07%,占比没有超过5%,同期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占比分别为34.52%、38.66%、37.74%和29.88%,从年至年,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2亿元、1.7亿元和1.8亿元,几乎是其研发费用的10倍。

在研发投入上的“吝啬”并没有阻挡该公司的大手笔分红,年,该公司分红1.5亿元。

在研发投入上的不足导致民生健康多年来只能靠一款产品打天下。从年至年,该公司的“21金维他”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25亿元、3.96亿元和4.23亿元,占该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39%、91.32%和86.70%,产品结构十分单一。

21金维他是保健品或非处方药中的老牌子,早在年该产品就上市,目前已经销售38年。有消息报道,21金维他曾在年实现销量8亿元,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然而,到了16年后的年,该产品的销售犹如“强弩之末”,年该产品的销售额则仅为4.23亿元,即便把民生健康整个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系列产品全部算上,也不过4.69亿元。

由此可见,过去16年后,21金维他销售额下降超过5亿元,仅为年高峰时期的一半。核心产品的销售如此,民生健康未来的业绩靠什么?

虚假宣传被处罚产品质量被投诉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民生健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万元、.58万元、.73万元和.29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万元、.86万元、.43万元和.46万元,经营业绩保持稳步增长。

然而,该公司的业绩几乎是销售费用撑起来的,民生健康的销售费用几乎是研发费用的十倍。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营销轻研发”的情况下,民生健康子公司曾因虚假宣传被处罚。招股书披露,年4月17日,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民生健康子公司健康科技做出行政处罚。

此次处罚的原因是:健康科技宣传民生普瑞宝牌益生菌颗粒产品时使用了“益生菌法国进口”“原辅料源自法国拉曼公司”,但经查部分产品的益生菌原料来自拉曼公司下属加拿大生产工厂,除益生菌外的其他原辅料来自国内生产,构成虚假宣传,健康科技因此被处罚30万元。

此外,该子公司健康科技还曾有一起涉税违法行为,后决定不予处罚。黑猫平台投诉网的搜索结果显示,“21金维他”共有19条结果,直接涉及到民生健康的主要是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曾有消费者反映,在21金维他钙片里发现头发。

还有消费者在21金维他旗舰店买的钙片价格差距大,商家不给补差价,客服介入也解决不了问题。

关联资金拆借问题被问询

此次IPO前夕,民生健康的控股股东民生药业直接持有该公司89%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竺福江、竺昱祺父子。竺福江担任公司董事长,通过民生药业、景牛管理、景亿管理、瑞民管理间接控制公司92%的股权;竺昱祺担任公司董事及景牛管理、景亿管理、瑞民管理的管理合伙人民生厚泽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持有民生药业3.97%的股份及瑞民管理5.61%的出资额。

民生健康的申请文件及问询回复显示,报告期内,民生健康存在多项财务不规范事项,包括为控股股东转贷及提供担保、向控股股东拆借资金等。数据显示,民生控股及其控制的除公司外其他企业(以下简称民生控股集团)存在集团内公司互相大额转贷及内部资金拆借。

具体来看,民生健康的关联方民生控股、民生药业及民生滨江为满足日常流动资金需求和贷款银行受托支付的要求,通过公司提供的资金通道取得银行贷款,年、年,金额分别为1.32亿元、2.08亿元。

在资金拆借方面,民生控股向民生健康及其子公司健康科技大额借入资金。民生健康解释称,民生控股从公司拆入资金,主要系其贸易业务经营以及贷款资金过桥周转需要所致,单笔资金占用时间总体较短。该等行为已于股改前规范,股改后公司合规运营不存在与关联方资金拆借的行为,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等直接或间接占用资金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内控的不规范也引来监管层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td/14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