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自然界的动物们都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本领,有的凶狠残暴,有的狡猾乖戾,而还有些动物身上则自带Buff。
在南美的亚马逊河里就生活着这样一种鱼,它们凭借着高电量的输出,占据了一片天地,没错,它就是"地球上最令人恐惧的淡水动物之一"——电鳗。
电鳗并不是真正的鳗类,它与鲶形目的种类更近缘。等到繁殖的季节才游回海洋繁衍后代,电鳗可以通过身体自行发电,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是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可达~伏,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
要知道,人体 也就能承受36伏特的电压,这要是一条鱼从正放电的电鳗旁边经过,那妥妥地会变成一坨“烤肉”。大家知道,水可以是电的导体,电鳗又往外发电,那么问题来了!
电鳗为什么不会把自己电死?
其实,这是因为电鳗体内一种叫做电斑的生物细胞,化腐朽为神奇。这种细胞,会忽然允许一个离子流通过它的细胞膜,而且它全身有相当多的数量!
于是总电压是串连起来的电斑的电位差的总和,这样从头到位,电鳗体内的电压会达到一个比较客观的数值。
但是,许多条这样的电斑串是并联在鳗鱼体内的,这样是非常关键的点!并联一方面使得对外有足够的电流在猎杀食物或者吓跑敌人,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流过细胞之间的电流能维持较低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电鳗可以击杀猎物而自己毫发无损的原因。
那么,电鳗怎么放电才会电到自己?
答案是,在空气中放电才会电到自己。一旦电鳗的身体离开了水,而身边又没有优良导体的情况下,电鳗放出来的电就只能靠着自己这个“不良导体”来传递!在空气中放电,就会把自己给变成“烤肉”。所以,电鳗离不开水,就像瓜儿离不开秧。
电鳗是出生在河流中吗?
很多人以为电鳗是出生在河流之中,甚至不少人都认为只有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才有电鳗,其实这样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电鳗最初的出生地是在海洋里,它们实际上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电鳗在海洋中出生,然后溯河到淡水河流中长大。
另外电鳗的种类不止一种,分布的范围也很广泛,如美洲电鳗、欧洲电鳗,出生时在大西洋海域,然后回溯到亚马逊河、圭亚那河等流域。
电鳗放出的电为何电量不一样?
电鳗释放电流的强弱和电压的高低,则主要看自身体型的大小。当电鳗不足1米的时候,随着自己身体的生长电压和电流都会增加。
大部分的电鳗在长到1米以上的时候,电压基本上就不再变化了,所变化的只是电流的强弱。当然,电鳗的电流只会随着自己的成长而越来越强,毕竟自己身体上的“放电组件”越来越多了。
而一条成年的美洲电鳗,一次性释放出的电流足以将一头牛给电死,或者三米之外放电,一次性杀死20条南美食人鱼。
其实,世界上已知的发电鱼类达数十种,电鳗不是 会放电的鱼,其他会放电的鱼类还有电鲶、电鳐等!
他们在水中放电时同样不会电死自己,至于原因,则和电鳗放电原理几乎一样。
小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