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对发传单这一类宣传方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吧
那么,热爱自然与环保的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难题:
环保组织或者社团宣传时,是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越过一直以来坚持的环保底线,用这样的方式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下面请看素拓小绿的想法
本次的素养讨论每个人进行角色扮演,代入特定的身份进行辩论
正方
宣传部长(南瓜):
1.反方对底线的定义不明确,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还要让人遵守
2.反方观点偏激,到 陷入“用纸即有罪”的论述,不合实际
3.反方说有更好的方法,但实际提不出更加有效并符合实际的方法,只是理论层面的空谈,太过理想化,缺乏可操作性和现实性。而反方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协会吸纳新生力量不足,阻碍环保事业发展。
4.用纸带来的弊端与其能起到的宣传作用的利处相比,利远大于弊。从当下实情来看,任何人都无法做到 的环保,我们只能向更环保的方向努力,那么在综合现实情况和利弊对比之后,为更好的提升宣传效果而在一定的合理程度上做出让步是可以接受的。
后勤部长(电鳗):
环保本身也有高下之分,如果取一种并非 的环保方式,却能极大地利于宣传,那这种对底线的越过无疑是可取的。
老师支持者1号(章鱼):
我们这次目的是宣传,所谓宣传就是提高受众范围扩大影响力,不能因小失大,如果可以因为一时的加大宣传力度而能号召到更多的人来参与环保行动也不失为一种投入度高的活动。
干事(比熊):
纸质宣传效果好宣传范围广。
干事(哈密瓜):
我们可以用可再生纸等代替宣传。
反方
环教部长(忍冬):
“酒香不怕巷子深”,环保的宣传方式同样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绿色践行者”(月见草):
环保要体现在每一个行动之中,不能以任何事情为理由而忽略环保。
老师反对者(熊大):
我不同意为了宣传而越过环保的底线。越过底线就是去做一些并不符合环保原则的事,那么在别人眼中就是环保社团自身都没有很好的从细节上践行环保,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让别人信服我们环保社团呢。因而越过底线宣传可能会适得其反。
干事(云灯):实际上这样做弊大于利,对环保理念的坚守远远高于短期的宣传。
干事(花花):宣传的方式有许多种,如口头宣传,不必一定用对环境不友好的方式。
总结与反思
一开始的许多人的想法可能是是发传单比较好,因为采取发传单的方式既省时又省力,还能较好的达到宣传的目的,虽然可能有点不环保,但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环保理念,很好地达到了我们宣传环保的目的。
但是同样会遇到一个问题,我们本身是环保组织,却用了不环保的方法宣传,会不会让别人不信服?当我们宣传环保时,如果遇到别人问我们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回答他们?所以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去衡量谁对谁错,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这次讨论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让大家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试想如果你是宣传部长,你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因此,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与人交流,体会到别人的难处,也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真情实感,进而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使我们的思想更加多元化,不至于变得太死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