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鳗快报
疫情过后,市场反复震荡,再加上外部环境趋于复杂,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出于避险的诉求,对于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需求明显加大。
近期腾讯理财通发布《后疫情时代国人财富管理报告》报告显示,疫情降低了人们的投资风险偏好,71.7%的受访者表示疫情过后将在投资理财中更趋于保守,增加稳健型资产的配置比例。Wind数据显示,年上半年采取“固收+”策略的二级债基与偏债混合基金新发规模同期增幅达.28%、.11%,远高于其他基金新发规模增长。
作为当下的受到热捧的理财概念,“固收+”到底有何魔力?我们需要先了解,
什么是“固收+”?
“固收+”是市场中一种投资策略,通常是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再搭配其他资产博取增强收益的策略。
“固收+”产品的收益来源于三方面:
1)较低风险资产的持有收益,主要通过持有国债、高等级信用债等较低风险资产获得票息收入;
2)较低风险资产的波段收益,即通过对市场利率的判断进行波段操作、以及通过杠杆和久期的调节获取波段收益。
3)风险资产的增强收益。主要是通过股票等高风险资产投资获取或有收益。
“固收+”产品通常定位“稳健”,相当于固收投资+风险投资的组合,适合想寻求理财替代,对抗通胀的投资者,也适合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底仓,其具体的风险程度与“固收+”产品中权益仓位高低显著正相关。
“固收”指什么?,“+”又指什么?
“固收+”中的固收,通常是指确定性的、几乎不承担风险的债券资产。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应该是中高等级、中短久期的利率债和精选的信用债,这部分资产是基本盘,像一个刺不破的盾牌!
“固收+”的“+”就是指增强收益,就是基于固定收益之上的“弹性收益来源”——通常是指加上一定比例的打新、定增、股票投资、CTA(商品交易顾问)、量化、可转债等多种投资手段,像一支蓄势待发的利矛!
可以看出,“固收+”能够风靡市场,原因在于其有更好的收益空间、能够弥补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如何挑选“固收+”产品?
我们可以从风险控制、目标收益、基金经理等维度去考察。
1、风险控制是“固收+”产品的首要考虑因素。“固收+”产品的优势并不在于高收益,而是在于其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和回撤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投资者参与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时的投资体验。
2、能否满足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相较于固定收益更高的预期收益,是投资者选择“固收+”产品重要的原因。因此考量优质“固收+”投资团队的标准,就是能否用尽量小的风险,实现了投资者的预期回报。
3、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固收+”产品的收益来源中的较低风险资产的持有收益和较低风险资产的波段收益均十分考验基金经理的固定收益投资水平。
“固收+”再添重磅新品:宝盈祥裕增强回报混合基金
定位“固收+”策略的宝盈“祥”系列新基金——宝盈祥裕增强回报混合,于10月12日起在各大渠道发售。
基金经理
宝盈祥裕增强回报混合拟任基金经理是宝盈固收团队负责人邓栋和吕姝仪。
邓栋,宝盈基金固定收益团队负责人,具有10年证券从业经历;吕姝仪,宝盈基金绩优基金经理,8年证券从业经历。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邓栋,他作为业内资深老将,曾同时管理近亿元基金资产,从业以来经手的信用债投资没有出现过踩雷事件,管理固收产品组合多样性比较丰富,具备丰富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邓栋管理产品历史业绩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截至年8月31日。基金过往业绩及净值并不预示其未来走势,基金收益存在波动风险。
在邓栋的带领下,宝盈基金固定收益团队实力不凡。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年宝盈基金债券投资主动管理能力评价排名全市场第5(5/)。
产品策略
据了解,宝盈祥裕增强回报混合基金采取“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策略,在综合判断宏观经济基本面、证券市场走势等宏观因素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各大类资产间的分配比例,精选各类资产投资标的,根据市场的波动来调整波动性高的权益类资产与保证本金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力图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增强回报。
债券打底:严格限制债券底仓,发挥宝盈债券主动管理能力,精选信用债,提供稳健配置。
权益增强: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为0-45%,灵活进攻。
投资港股:可投港股,分享港股新经济。
市场展望
宝盈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邓栋表示,在资产配置上,从长期角度出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