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阳详解刺杀小说家不想做ldquo

北京皮肤科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Feng向标投票~

春节档最不缺的就是大片,如果从筹备拍摄、后期视效等技术维度来评定的话,这个春节档最“大”的影片非《刺杀小说家》莫属。

这部电影不但全部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而且联手《流浪地球》的 团队制作了华语电影 个“类人生物”CG角色。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说:“如果《流浪地球》是A到B级间的视效级别,那《刺杀小说家》就是S级,是最 的。”

影片在虚拟拍摄阶段,*曾去探班,然后叹为观止:“( 技术)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绣春刀2》之后,路阳用五年的时间才完成《刺杀小说家》。

电影改编自作家双雪涛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小说家路空文笔下的奇幻世界,以及它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只是电影的一部分,故事永远是评定影片质量的金标准,路阳深知这个道理,也很注意避免本末倒置。

“我们最近宣传的时候会说 比较多,其实这个电影里面 真的是为了去讲这些人物,去讲一个故事。”

路阳很喜欢双雪涛的小说,几乎看过他的每一本著作,但之所以选择《刺杀小说家》做电影改编,是因为他从双雪涛写这部小说时的状态中找到了共鸣和改编创作上的冲动。

他们在当时都遇到了来自周围的很多否定,能遇到双雪涛和《刺杀小说家》,让他觉得很有缘分。

“我觉得雪涛成为了我们这一拨人的一个缪斯,我们找到了属于我们这边的文学来源。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时代的,我们有完全一样的成长的年代和经历,我们看待好多东西的角度和方法是很接近的。”

在双雪涛的故事里,路阳找到了自己。

以下为路阳自述:

从小说到电影

1、让观众相信小说的主题是最难的

最开始三个月的时候,雪涛和两个编剧一直在开会,从小说到电影,其实那条沟是特别巨大的。

拍电影好多东西必须都得变化,很多你在小说里面看着最棒的东西,到电影里面可能就没办法这么讲。

拍完戏(《绣春刀2》)回来,后期的时候一边剪片子,一边开始跟他们聊,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之后,雪涛就退出了,因为他要写他的东西。

又过了一年,到年的夏天,《绣春刀2》上映的时候,我们大纲就做完了,做了一个字的大纲。

接下来就是有六七个月的时间闭关写剧本,中间还有推翻了重来的过程,总之是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一次剧本的创作,非常难的,跟《绣春刀》那两个电影的剧本创作感受差别巨大。

在这个电影里面,首先雪涛在小说里讲了一个关于相信的事,一个相信希望的事。

其实他是一个听起来有点形而上的主题,以及他有一个很强的概念,就是小说对现实好像似乎有影响,但又没有那么 。

这两个事情怎么能让观众信?

以前我们都是借由一个我们自己完全相信的人物带着观众进入这个故事,这次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观众相信这么强烈的一个主题和一个概念?

所以在剧作之外,就始终在判断说这个地方是不是可以了,那个分寸到不到,让观众真的相信,观众不要产生排斥,以及其实主人公的态度也很重要,主人公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也会影响到观众是否愿意去认同他。

2、小说影响现实的设定,不能有科学解释

我从《绣春刀2》杀青回来之后就跟他们聊,我说咱们怎么推进呢,他说聊的不怎么样,好多地方卡住了。

我们另外一个编剧说,问你个事,你告诉我为什么小说能改变现实,我就懵了。

我说双雪涛小说里没有说为什么,没有这个原理。

他说那不行,你得跟我说,就好像《盗梦空间》里能穿梭于意识之间,那你这个是什么原理。

我说这有什么原理,小说改变现实,你让我找一科学根据是没有的,如果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事,比如它是一种物理规律的话,就不存在说这是一个人是否要坚持去相信的事了。

全世界都认可的事,这事还费劲吗?那就不费劲了。

我们要讲的事,可贵之处就是在于说全世界都说这不可能,你别干你找不着了,我也得找。

他愿意相信小说能改变现实,他就是愿意去相信这种可能是0.%的可能性。

我说这不行,这事不能是一个有原理的事,他说那咋办,我说你就这么理解,他就是一种超能力,类似于是小说记录的是一个发生在遥远空间里面的“那里有个世界”的故事,路空文通过某种方式感知了世界运行的方式,他把它记录下来,他有他的力量让两个世界产生一种能量的接触,以至于能够彼此影响。

我说这样行吗?他说超能力这事观众能认吗?我说那就我们多加几个角色让他们都有超能力,我说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有超能力的话,那个事就有无限可能了,首先关宁要有超能力。

但我不希望写一个关于血统的东西,说你就是 ,就得你来干这事儿,我不喜欢那样的故事。

就好比说天选之子,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有啥关系,他们靠血统就赢了一切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不行。

所以他的能力不能很强,就比我们强一丁点。可能我们跑米就要跑15秒,他跑13秒就可以了,但是已经足够强了。

于是开始翻各种关于特异功能的记录,找出这些人他有什么样的能力,后来去查电鳗,我说电鳗能发电好像挺有意思,那人是不是也能够发电,他虽然不能主动发电,但是不是可以有一些跟电相关的一些能力。

可能他身体里面也许电阻更大,像电鳗一样,细胞里面有一种方式能够让自己不受到 。

我很喜欢《乔乔的奇妙冒险》那个漫画,因为敌人不是无限强的,你可以被很弱的敌人打败,看你的意志力和精神意识,以及你是不是可以巧妙用自己的一切条件,所以 那两个对手不一定很强,但是要用你的方式去打败他们,表现这个人的意志力强大。

3、“这么拍肯定亏死了”

最开始我想拍小说的时候,周围很多朋友都让我想想,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个东西太抽象了。

后来写了一个差不多多字不到字的大纲,给王红卫老师看,他看完就说可以,赶紧拍, 就一年之后就开机。

我说可能没那么快,他说反正快点开机,但真正到了年9月份 稿剧本出来的时候,王老师看了之后就跟我说重写吧。

他说你是要拍一文艺片吗?我说没有。他说你觉得你这样行吗?我说不行,肯定亏死了。他说你知道就好,你重写。

红卫老师一直在给我某种指引,首先他告诉我,你要拍一个东西我觉得挺好的,但他又很慎重,就是让我不要着急,一定要找对了(方向)。

老宁(宁浩)在前期的时候看着剧本,他说你要拍个啥东西,后来我拿了很多我们美术部门的概念画,还有我们的故事版给他看,他说好像知道了,但我感觉他好像也没太明白。

但是在后期的时候,我们剪辑的时间很长,剪了7个月,从最开始的多分钟的版本,减到分钟,我觉得已经没啥可剪的了,非常短了,非常有效率,而且是非常结实的一个故事,没有什么水分了。

请老宁过来看,我们就听他讨论,他就说为什么觉得可以不要。他会说得很直接,结果一天下来,又剪掉了三分钟。

我非常需要像他这样在创作上极其有经验,极其有判断力,而且又可以用一个很冷静客观的角度,从旁边去看我们这个事情,告诉我最直观恳切的建议。

因为他知道我不是那么武断的人,我一定会在那里去听他为什么说这个话。

因为雪涛的小说给了我很多很强烈的东西,我觉得那些东西特别好。

我希望能够让特别多的人去看到这个东西,我也尽可能地用一种类型的方式以及尽量通俗的方式讲这个故事。

但是我又从心里是 不希望去改变或者扭曲我从那小说里面最初得来的那些东西,那些感受,所以就是尽力去做。

但是可能没办法,因为是通俗的电影。

4、曾有女演员想演小说家,没为*专门改性别

在这部电影筹备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个女演员,她很喜欢小董的角色,希望来演这个小说家。

她是非常好的一个演员,我也很喜欢她。但是必须得是我们最开始创作的时候角色的样子,很多东西才是能协调的。

屠灵这个角色也一样,最开始我想要去改编小说的时候就想好了。

首先小说中的白手套和老伯,就是我们说的反派,这股势力非常像背景,笔墨非常少,因为在文学里面他要探讨的不是我们电影中的戏剧冲突,但如果做电影叙事的话,一开始我就想这个人物一定要往前提,而且一定要是一个女性。

我希望她是一个很强大的女性,不管她在出场的时候是一个什么任务状况,但一定有一个独立地想要找到自我的这样的诉求。

在这个故事里面,每个人都有一个对自我的寻找和找到的这个过程,所以屠灵是很重要的,确实不存在说为了某个演员增加一个角色或改变一个角色性别的做法。

5、没有原因,就想拍重庆

其实这个《刺杀小说家》原著也很东北。

我们知道雪涛的小说,就包括今天我看他的《刺客爱人》,就有种是在一个宇宙之中的感觉,你就会觉得他就是一个系列,他总有一些让你特别熟悉的元素,你觉得他的很多故事都是有所关联的,是个完整的事件。

雪涛当时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们一看到他遇到小说家灰色的天空,在很老旧的体育场台顶上看着底下城市的夜景,肯定是东北。

但要拍成电影的时候,我就必须得从另外一种感受去想,如果是电影的话应该什么样,就觉得是重庆,没有什么原因。

因为雪涛的故事,哪怕很现实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是有一种魔幻的语境。

我得想办法把我这种感受拍出来,我需要的那种魔幻的味道在哪能实现,可能是重庆。

我完全没去过重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可能是重庆。

年《绣春刀2》的路演, 一站是在成都,结束了以后,当天晚上还跟*吃饭,正好他的《战狼2》也在路演,吃完饭我第二天就去了重庆,当时两个编剧已经到重庆了,我们汇合。

我说咱得看一眼啥样,看完之后我们再继续调整大纲,确定说我们是修改还是可以整新剧本了。

在重庆转,我发现这里太好了,简直比我想的还好,感觉好像谁就告诉我说应该在重庆,我来发现应该在这个地方,就这样。

丰富角色

1、李沐是乔布斯式的天才

我花了好长时间来想李沐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不认识这样的人,像他那样的人中龙凤,就是小说里面写的老伯,他掌握了这么庞大的一个集团,相当于一个隐形的帝国。

我必须得了解这个人他想要啥,我们想了好久,后来就找朋友问,比如说像这些大佬,他们这么有钱,还想要什么?

我那个朋友给很多大的集团做过金融方面的顾问,接触过这些人,他说你没发现他们都喜欢投资什么医疗生命科学,我说是,他说你看他想干嘛,我说难道是想活再长一点?他说是。

我说明白了,他想活得长一点,但其实我依然不明白,因为人人都想长生不老,但是为什么呢,后面还得有原因。

他为什么想活得长一点,是因为好多事没干完。

我们在怀柔写这个剧本,写到李沐的时候就卡在那,我说歇会,咱们找个片子看。

那么巧,那天看的是法鲨演的《乔布斯》。

我突然明白,他(李沐)时间很短,而且他想的一些事情别人根本就无法理解他,因为他是一个乔布斯式的天才。

他(乔布斯)跟他的朋友说今天我就要电脑必须得说话,他朋友说电脑说话很重要吗,他说我就得让他说话,我跟你解释不了,你也别跟我说,你干不了这事,我就找别人来干,因为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要干嘛。

我想也许他们是这样的,他们有太多想要做的事情,但那个时间太短了不够,又不可能得到别人的理解,所以说怎么办,我只能长生不老,我自己一件一件地去把他们实现。

我说好像大佬是这样的,再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去把这些人物建立起来,可能我想的也不太靠谱,但总归我得先让自己找到一个相信这个人的方式。

我们填了很多东西进去,现在已经比我原来想的关于李沐的表现要直白了很多。

片子里面,我们在很多地方撒下了关于李沐和路空文的线索,但我又不太甘心说完全改变小说里面的那种不确定性。

所以这个故事的结尾在小说里面是没有的,现实不可能结尾,老伯一直都没有出现。

在电影里面,我能做的就是让李沐没有死掉,不然会让小说和现实的联系变得太确定,就没有什么意思了,那种微妙感就会大大削弱。

关宁去写小说,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把这个人写死,还有其他的念想,所以一方面想去保留一些东西,同时也不想去做太多的妥协。

2、路空文太可怜了,黑甲像沈炼的猫会陪伴他

少年(路空文)太可怜了,太孤独了,而且在小说里面红衣人 出现,去帮助他们战胜恶魔,但是在电影里面他有什么样的能力去做这个事情?他对山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

《绣春刀2》的时候,沈炼好歹还有只猫。

空文这个小伙啥也没有,就要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觉得他太可怜了。

所以就想到哪怕有个坏人,那个人可能抱着一种要看你哪样的心态,甚至一路都在打压他,但最终反而被少年改变了。

仔细想他跟那只猫也挺像,猫不就这样,爱理不理的,理你一下就跟给你开了恩一样的,而且他会教少年怎么生存下来,该怎么战斗。

最开始设计的时候,即使是在小说里面,他也是属于一个外来者,但他可能是一个很孤独的外来者,在那已经待了好几百年,也没法跟别人说,别人也没法理解他,他肯定是处于那个世界的道德和伦理之外的这么一个人,所以他也很孤独。

他看到了很多非常丑恶的事情,他自己也不是好人,但我觉得任何一个灵*都有改变的可能性,或者他内在有某种契机想要去靠近一些好的东西,这样的一个角色。

他确实跟《寄生兽》里面的米奇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我们很喜欢漫画,在创作的时候可能会下意识地找到一些源头,但又不能一样,又不能是完全一样的状态。

选*也是我觉得他跟千兵卫长得很像,大家看过漫画《阿拉蕾》之后会发现千兵卫严肃的时候是很帅的,佳音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sh/6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