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是一种以能短暂、强力放电而闻名的淡水鱼类。之前人们认为,电鳗的放电主要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因为电鳗要捕获其他鱼类和水生生物,放电就是其获取猎物的一种手段。美国范德堡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家日前研究发现,电鳗放电的行为不再是简单的生存需要,而是通过其发出的电流追踪猎物,这种形式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类似。为了解答这一问题,负责此项研究的范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肯尼斯·卡塔尼亚通过让电鳗接触被电流穿过身体后就会抽动一下的死鱼,来模拟真实猎物的运动。研究表明:电鳗不但有一把颇具威力的“电击枪”,还有一套高精度的“雷达装置”。一旦通过电反馈发现目标,电鳗就会发出一系列高频率的高电压,对其攻击进行精确制导。电鳗原产于海中,之后洄游到淡水河中长大,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都有它的地盘,而它们洄游的主要河流就是南美的亚马逊河,成年电鳗的体长可达2米,重20公斤,相比人们经常食用的各种鳗鱼还是有区别,其实电鳗并不是鳗鱼,在生物分类上它也更接近鲶鱼,只是因为它的另类体型和发电特点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名字。电鳗瞬间 能输出伏的电压,能将一头牛击晕,鳄鱼都怕它,鳄鱼被电鳗电死的新闻也看过不少,其实在自然界中能发电的鱼类也有很多种,但电鳗是发电量 的一种,所以也将电鳗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淡水鱼之一电是大自然中奇妙的力量,自从人类开始普及电力的使用后,整个世界都随之改变,人类才有了现代文明,试想一下如果那一天没有电会是什么样子,所以说学会控制和使用电力是人类前进的一大步。能够随心所欲的放电,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不是只有科幻大片才能见到,在大自然中电鳗已经进化了这样的能力。电鳗更强大的电击能力很可能是从最初与电感应有关的器官进化而来的。与其他鱼类相比,电鳗的心脏和肝脏等器官离头部非常近,甚至它的肠道也被缩短并呈环状,挤压到了身体的前部,这就使得电鳗身体的其余部分被分配予游泳肌肉和电细胞。电鳗的点击能产生高达伏的电压,在捕食过程中能够使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丧失活动能力。鳗鱼通常生活在黑暗、浑浊的水中,然后用它的电子感官找到被击昏的猎物,并在它苏醒之前将其吞下。电鳗身体构造示意图电鳗的电压来源是一组类似电池的细胞,被称为电细胞,分布范围约占鳗鱼体长的80%,像肌肉细胞一样,它们附着在神经细胞轴突上,但没有收缩功能。电细胞形状像圆盘,通过控制钠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膜的跨膜运输,每个细胞获得约0.1-0.15伏特的微小电位差。当20万个这种电细胞成千上万阵列连接在一起时,就形成了鳗鱼天然的 。电鳗发电原理当鳗鱼发现捕食者或猎物时,电鳗大脑会向电细胞释放神经冲动,从而同时打开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电势的突然变化,这就产生了电流,释放电量。每次电击电压高达伏,但是电鳗产生的能量比较少,因为它的电流仅仅持续2毫秒,不足以致人死亡。用电鳗来发电是可能的。电鳗电压在伏时,电流大约是1安培,因为电鳗产生的电压是直流的,如果变成生活用电,需要一个逆变器来把直流变成交流,一个稳压器来保持电压恒定。但是,电鳗的电流持续时间短,需要饲养许多电鳗才能满足稳定的电力供应;此外,生物的能量转换效率其实很低,远低于火力发电厂20%-26%的效率,所以利用电鳗发电作为电力来源不是一个经济可行的选择。闲话海洋∣一个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