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ringyoubothprofessionalandinterestingpsychologicalinformationevery5week.
每周为您带来既专业又有趣的心理学讯息。
每周心理快讯,每周定期放送,让您只花几分钟的时间,了解近期国际国内既专业又有趣的心理学相关讯息。
国内媒体
DOMESTIC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连续6年入选“中国 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11月日,中国知网发布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和《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再次入选“中国 国际影响力期刊”。这是两刊自年首次入选以来,已是第6次入选。
在国际引证报告中,《心理学报》在人文社科类期刊中名列第五。
在国内引证报告的心理学期刊中,《心理学报》名列 ,《心理科学进展》名列第二。
另外,万方数据也于11月份发布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在近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总分排名中,《心理学报》位于第38名,《心理科学进展》位于第10名。心理学期刊综合评价总分排名情况为:《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进展》第二。
·摘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08)
国际媒体
INTERNATIONAL
科技日报:张梦然
世界 模拟发电细胞“电器官”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1日发布了一项工程学 进展:欧洲科学家报告了 模拟发电细胞的“电器官”。这是一种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超级电源,灵感源于电鳗,符合软体机器人的需求,并将在移植物、可穿戴设备上发挥巨大潜力。
自然界一向被视为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原理,并依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和技术。研究人员此次研发的模拟发电细胞的超级电源,正是从“水中高压线”——电鳗身上获得灵感。电鳗是一种以短暂强力放电而闻名的鱼类,可以瞬间产生高达瓦特的强大电力击昏猎物。奇妙的是,它还能随意放电、自行掌握放电时间和强度。电鳗所依赖的不是电池,而是成千上万的发电细胞,这些细胞堆叠在一起可以大量放电。
瑞士弗里堡大学研究人员迈克尔·梅耶及其同事借此开发出了一种水凝胶基管状系统,可以很好地模拟发电细胞的相关特征。他们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类似折纸一样的折叠结构来帮助控制放电,由此最终得到的电源,能够产生和电鳗相仿的电压。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技术与生物体的融合不断推进,具有生物相容性、机械顺从性并且能捕捉生物系统内部化学能的电源,已成为一种必需。而今问世的是世界 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软体、柔性、透明的“电器官”,非常符合软体机器人的相关需求——非硬质且不需要插入接通。
论文作者表示,下一代设计如能改进性能,则该系统将更广泛用于移植物、可穿戴设备和其他移动设备电源,真正打开“电器官”供应的大门。
摘自科技日报.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