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为11个特色鱼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更是水产大省。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近万亩,水产品总产量万吨,渔业一产产值亿元,渔业经济总值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六、 和第二,渔业一产产值和经济总产值分别比年增长20.6%和31.2%,其中,淡水渔业产值已连续30多年位居 ,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比超过76%。”江苏省*协科技委副主任、江苏省水产学会理事长汤建鸣在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总结考评会上介绍。

年12月24-25号,由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总结考评会在江苏无锡召开,考评会由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主持,首先,中心主任徐跑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说:首先欢迎体系各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到无锡参加一年一度的考评会,对大家一年来对体系工作的支持以及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其次,希望大家一如继往地在今后的工作中精诚协作,针对特色鱼的产业需求提供服务,共同为我国特色淡水鱼的产业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考评会由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主持

随后,汤建鸣理事长致辞,他在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江苏省的水产养殖概况后:接着对体系在江苏水产中所作的工作也作了总结,他表示:虽然江苏水产以虾蟹经济为主,但特种淡水鱼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渔业已成为江苏大农业中的品牌产业,农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在特色淡水鱼体系包含的11个品种中,除了个别品种养殖较少外,鳜、*颡鱼、鲈、鳅等的养殖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体系积极推进与江苏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南京综合试验站指导“江丰1号”斑点叉尾鮰年扩繁良种鱼苗1.1亿尾,苗种覆盖南至广东、北至辽宁、东至上海、西至新疆全国20个省(直辖市),“*优1号”杂交*颡鱼在南京、扬州、射阳等地已转化应用3亩,“优鲈1号”大口黑鲈在溧水、高淳等地推广转化面积超过亩。在鱼虾、鱼蟹混养模式,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及风险评估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阳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形成了互联互通、成果共享的新局面,促进了江苏特色淡水鱼养殖、加工和销售等全产业链等的全方位发展。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于秀娟也对体系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要求,她说:对于体系长期以来对水产推广系统的支持表示感谢,特色淡水鱼体系是由最初的罗非鱼体系扩增而来,在此期间,总站做了大量工作,使体系的品种得以扩增、岗位得以增加、试验站更加丰富,这几年,在渔业渔*局的支持下、在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努力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主力*的作用。

她希望在下一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能和特色鱼体系更加紧密合作,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和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渔业厅长会上,韩长赋部长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部的工作重点,强调稳字当头,围绕两大任务来做好工作, 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二是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的短板,韩部长特别强调了明年产业技术体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要发挥的作用。另外,体系也要配合总站的工作,包括养殖模式的改进、减量用药、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以及现代种业发展和尾水治理行动5个方面,也希望在渔业二、三产业融合方面继续给予一定的支持。

其他致辞嘉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梁雄:从特色淡水鱼产业整体来看,年广西水产品平均价格高于往年同期,批发市场整体呈现质优价涨的良好走势。这些成绩的取得跟体系、特别是在座的各位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广西水资源十分丰富,内陆淡水渔业水域面积万亩。另外,广西正在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今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将进一步扩大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了进一步发挥好、利用好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建议渔业渔*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国家产业体系等支持在南宁建立一个面向东盟的渔业交流合作平台,以更好地发挥渔业在对外交流合作的独特作用,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局副调研员王永东:今年安徽省水产品总量稳定在万吨以上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这是在大水面“三网”拆除万亩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有各位在座的专家的贡献。为贯彻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制定了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思路: ,稳定发展池塘养殖,保持水产养殖业基本生产能力;第二,以沿江、沿淮、环巢湖为重点,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工厂化养殖和山泉流水养鱼,大力发展池塘健康养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管理局副处长李乐表示:年将共同把大水面生态渔业做好,并宣布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总结考评的程序。

年度总结考评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是由罗非鱼产业体系扩展而来,包含11个特色鱼品种的养殖,在我国淡水产业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研究员对体系年度的工作亮点进行了介绍。

一、产业发展

水产良种事关我国渔业的稳定发展和战略安全,是水产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特色淡水鱼包括罗非鱼、鮰、鳜、淡水鲈、鳢、鳗鲡、*鳝、泥鳅、*颡鱼、鲟、鲑鳟等11大类,是除大宗淡水鱼外的重要内陆养殖品种,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新农村建设、产业扶贫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渔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品种。

二、取得技术突破

自体系成立以来,围绕特色淡水鱼种业存在的问题,通过体系内外的联合协作和攻关,打通“产-学-研”的链条桎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特色淡水鱼种质资源库和育种技术平台。

1.通过家系选育、杂交育种和基因组育种等系统性工作,选育出“壮罗1号”罗非鱼、“*优1号”*颡鱼等新品种,与当前主养品种对比在生长、抗病和抗逆性状上得到显著提升。

2.在鲈、鳢、鳜已培育良种基础上,进行性状提升和遗传改良,选育出淡水鲈新品系,在保持生长性状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抗逆性;建立了鳢科鱼类性别鉴定技术和全雄杂交鳢育种技术,将苗种生长速率提高25%;突破鳜人工饲料驯食的关键技术,逐步减少养殖过程中活饵料使用比例。

3.通过调节繁殖期的光照与模拟人工淋雨环境,研发出温室大棚内人工仿生态繁育*鳝苗种的方法,可将产卵率从50%提高到95%以上,孵化率从3%~5%提高到95%左右。

以上技术突破开创了特色淡水鱼种苗供给的新格局,并为其他类似养殖品种的种质创新提供了一整套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

三、支撑企业发展

通过与种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良种选育、扩繁、示范推广等工作。

1.体系与广东茂名市茂南三高渔业公司对接,为“茂名市茂南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罗非鱼标准化育苗示范基地”和“茂名市茂南区3亿尾优质罗非鱼繁育及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撑。

2.与江苏、湖北等地多家水产企业(江苏射阳康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扬州董氏特种水产有限公司、湖北*优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对接,合作培育出新品种“*优1号”*颡鱼。

3.与湖北仙桃市卫祥水产养殖合作社联合建立 “*鳝种质资源场”和省级“湖北仙桃*鳝原种场”,形成了规模化的*鳝苗种人工仿生态繁育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广温室大棚微流水养殖*鳝,改变了过去池塘网箱养殖单一模式。

4.指导安徽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展鳜鱼繁育,与广东佛山市新荣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培育淡水鲈“加得丰”品系,与广东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全雄杂交鳢育种研究和产业化开发。

四、服务县域经济

广东茂名是“中国罗非鱼之都”,在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体系多次组织专家团前往茂名调研指导,结合当地条件转化自身科研成果,解决了当地产业遇到的苗种参差不齐、养殖病害频发、养殖废水排放不达标、加工产品类别少等瓶颈问题;引导当地养殖户和加工企业自主参与到罗非鱼产业转型升级中来,推进茂南区省级罗非鱼产业园建设。此外,针对茂名化州地区罗非鱼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对接企业百洋公司推出罗非鱼底价收购和保价收购模式,年累计收购罗非鱼原料鱼2万多吨,出口罗非鱼产品1万多吨,创汇.3万美元,并在当地建立起罗非鱼副产物加工中试线,从鱼皮鱼头鱼骨等废弃物中提取胶原蛋白肽.8吨,实现加工“零废弃”,促进产业链延伸,提升了化州罗非鱼产业整体竞争力。

湖北仙桃是“中国*鳝之都”,*鳝产业是该地区水产支柱产业,但苗种缺口十分巨大。体系专家协助建立了规模化的苗种繁育基地,年生产苗种近2亿尾,产值达3亿元,不仅有效解决了*鳝苗种的短缺问题,而且由于人繁苗种较野生种苗便宜近1/3,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通过推广温室大棚微流水养殖技术,将*鳝养殖周期延长5个月,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提高了1~2倍,增加了渔民收入;建立了一种稻-鳝-虾综合种养方法,示范推广后大幅度提高了稻田种养效益,显著推动了仙桃*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接着,产业经济岗位、各研究室主作、岗位专家、站长依次述职,述职共分任务完成情况、重要科研进展、扶贫工作情况、对接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情况、重要工作措施、存在问题、明年工作计划、成果等方面,对本岗位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梳理,共同为全国特色渔业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考评会现场原创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科学养鱼杂志社

作者:科学养鱼杂志社

投稿与新闻线索提供,请联系

更多新闻

★冬至大草鱼需求量增多,但出塘价格下跌0.1元/斤|鱼虾价格一周分析

★老潘聊水产之格局和理念

★重要成功!海肠大水面池塘养殖应用示范通过专家验收

重要提醒:近期有作者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假冒科学养鱼投稿网站,投稿后不仅没有下文,更有的被骗取版面费等,本刊投稿网址为:kxyy.fish.cn,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敬请选择正确网站投稿!

公告

科学养鱼致力于普及养殖技术与养殖信息分享,为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sh/10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