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编年史的作者撒加利亚·西琴为我们揭露了大量被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的含义,这些来自两河流域的信息碎片被重新解读,大量相关学者对于苏美尔文明的观点层出不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随着楔形文字的语言系统被语言学家破解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在这部六千年前的史诗级巨作中,记录了关于他们 个教育体系, 个金融系统, 部成文法典, 个谷仓, 支运输部队,还给人类留下了神权、王权、祭祀、武器、法律、印刷、木工等等公式,所涉及到内容之广泛,概念之先进,城市之繁荣,都是我们如今社会所无法想象的。
怎么可能呢?古代的人的生活条件怎么可能比现代还要优越呢?那些自以为是的科学家,本来以为凭借科技的力量可以找到人类的起源,但是却发现了苏美尔这个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需要思考的是,是怎样一个从有到无从零到一的念头,作为这些文明的根基呢?比如,你为了健康会去健身,为了健身你可能需要一双运动鞋,为了买这双运动鞋你需要去赚钱,为了能赚钱你需要先找到一份工作。在这个例子中,“为了健康”就成为了那个最原始的想法,最开始的源头。思考一下,是什么念头,推动了现代智人的飞速发展,是怎样的最初的想法,让现代人类与其他生物如此不同?身上痒才会伸手去挠,那怎么解释人类的最初的智慧呢?智慧也是像搔痒一样是出于本能的吗?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呢?赫拉克利特和释迦摩尼同样出身贵族,同样身为王子,但却都放弃王位,前者隐居神庙终其一生奉献哲学,后者来到菩提树下坐化成佛。他们追寻的是什么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美德所谓的崇高追求在当今社会很难实施,人们自身的价值被物质生活质量所捆绑,甚至当人们提到哲学与宗教就条件反射的敬而远之,因为它必定晦涩难懂,因为它必定落后迷信。所以我们把大把的时间去学习怎么赚钱,去学习生存技能,但从未有人告诉过我们钱是什么,用青春换取纸张和油墨,在领导基层制定的游戏规则下理所应当的接受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吗?
人们需要觉醒,从幻象中觉醒,从奴役中觉醒,从资本中觉醒。到底是哪一群人在做着愚化民众的事,是哪一群人在做着制造争端分裂人类的事,是哪一群人在不断给我们灌输被编程的价值观,是哪一群人在无所不用其极地在无形中剥削着民众的劳动成果:
抬升房价,让人们今后不得不为了一个固定的负债夜以继日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出信用卡花呗等各式提前消费的途径,同时利用明星效应推崇满足物质富足的消费观,迫使青年人认同 品的虚拟价值以及享乐主义,倡导唯物论,把一个人的价值简单地体现在物质的积累上,把求知、美德、正义这些善的特质统统丢给了特定职业的人群。
愚化民众,倡导精英式教育,让获得知识的可能性与家庭条件划上等于号,目的为了培养大批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也保证了富人的地位不被动摇,推出更有趣的消遣产品,让游戏、手机、花边新闻占据人们的空闲时间,教导人们安于现状,把没有成功的原因归咎于自己不够努力,就好比坐着游艇喝着香槟的人告诉那些在竹排上的渔民,你们之所以买不起游艇是因为你们捕的鱼不够多。
制造争端,对于国家宗教肤色进行划分,甚至用媒体引导舆论制造对立面,造成人类的分裂,用战争贫穷灾难给人们带来恐惧,培养民族仇恨,把爱国推崇为做人的 要素,从而忘记所有人类都是一体的,忘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来爱彼此的。他们最愿意看到民众以“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作为人生信条,从而不去思考,不去反思,阻断跨越阶级的可能性,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我想,近期加拿大电鳗事件应该就可以引起大家对这些的思考,资本家靠着庞大的运作团队,用钱在各个层面上疏通障碍,让被害人不敢发声、发不出声、甚至设下计谋栽赃陷害。看客当然可以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得出结论——“两边都不是什么好人”,但如果,假设事件中的受害者是你,你愿意背负这样的罪名吗?你该如何发声呢?截止年,全球仍处于饥荒的人口超过八亿,而人们却拿能够救人命的口粮来喂养牲畜,如果你是受冻挨饿的人,你会接受这一切吗?谁来为这群人发声呢?
我不是圣母,但需要学会从这些种种现象的背后看到本质,重新对这个世界进行思考,重新对于我们被灌输的常识进行思考,重新认识资本重新认识自己。为了 还原事情的真实样貌,正方反方的辩词都需要仔细聆听,再结合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分析,去讨论,而不是对于颠覆常识的事情就高下立判地给予否认观点,我不是在要求读者相信我所讲的内容,因为真理对于个人而言实在太主观了,但我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一个新的探索的思路来认识这个世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