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素有“水中高压线”之称,堪称现实版皮卡丘。在原生水域中,几乎没有生物敢打电鳗的注意,就算是有着“水中霸主”之称的鳄鱼,想要吃条电鳗, 的结果也是“双双毙命”,可见电鳗之恐怖。
从名字上看,许多小伙伴以为电鳗是鳗鱼的一种,其实并非如此,因为鳗鱼属于鳗鲡目,而电鳗则属于电鳗目,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鱼类。
年9月10日《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研究人员在亚马逊地区发现两个新的电鳗品种,自年前电鳗被首次发现以来,人们长期认为电鳗仅有一个物种,那就是Electrophoruselectricus,但此次研究将电鳗分为三种——电鳗、瓦氏电鳗(致敬巴西工作多年的史密森学会动物学家理查德?瓦里)、伏打电鳗。
其中伏打电鳗超过了此前已有的动物放电纪录,可输出V电压,是迄今为止最强的“生物发电机”。
大多数的电鳗只能释放出微弱的电压,通常只有几毫伏,1伏等于毫伏。如此微弱的电压是不具备 其他生物的能力的,所有这些电鳗释放电压的主要目的是探测周围的环境中是否有适合捕猎的猎物。
除了释放电压的不同外,普通电鳗的整个身体比较的扁,而且尾部比较的尖细,看起来就像是一把小飞刀一样。
它们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流域中。虽然在原生环境下,电鳗是一种以小型鱼类为食的鱼,但是凭借着可以释放高压电的身体,它成功的被列入了“地球上最让人恐惧的淡水鱼类”。
当遇到危险时,电鳗可以瞬间释放出伏特的电压,如此强大的电压能够影响到以电鳗为中心至少半米直径的范围。这种能力不但是让鳄鱼头疼不已,就算是成群的食人鱼,遇到电鳗也会被瞬间电晕或者电死一半左右。
因此,电鳗在南美的淡水流域中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电鳗为什么能够放电?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电鳗从头尾80%的身体是可以放电的,而剩下的20%分别是它的头和尾巴,这两个地方虽然不能放电,但是在放电的过程中,头和尾巴分别担任了正极和负极的角色。
电鳗外尾部两侧的肌肉是由有规则排列着的到0枚肌肉薄片组成,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每枚肌肉薄片就像一个电池,只能产生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非常高的电压。大概能达到到伏高压电,但这种高压电只能维持非常短暂的时间,而且放电能力随着疲劳或者衰老的程度而减退。
理论上看,电鳗释放电,而我们又需要电,这个组合应该是比较完美的。但是,我们却无法用电鳗来发电,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然电鳗瞬间释放的电压可达-V,但是这个电压是电鳗释放瞬间所达到的电压,随着释放的时间增加,其电压是递减的。
并且电鳗每一次只能持续的释放电压约十几秒,之后,肌肉组织不再具有放电能力。此时,它需要休息和进食,才能让自己再次具有发电的能力。
因此,释放时间短且电压不稳定以及间隔时间长,就注定了电鳗无法成为我们的“发电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