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现代文明的冲击,一边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呼唤与要求,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夹缝中,这里的人们世代生在洞里,长在洞里,死后也安葬在临近的洞里,过着外人很难理解,清贫却满足的生活。这里不是世外桃源,这里是大山深处的眼睛,纯净清透却也充满渴望......
“特提斯计划”第二站
贵阳紫云 的穴居部落
时间:年1月8日
地点:贵阳紫云中洞苗寨
天气:小雨转雨加雪1-5°C微风
今天对于大家来说, 兴的消息就是小飞机上的go3+终于找到了。
失踪的航拍飞机上的go3+终于找到了。这些是坠机前 的影像资料,值得纪念。--TOTO桑
是当地苗民“蜘蛛人”,徒手攀岩从岩壁上把go3+找到的。 的传奇啊!他们不用任何保护设施能在高达百丈的大穿洞崖壁上放悬棺、掏燕窝,身轻如燕,行走如飞,敏如猿猴而无不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成为世界 、中国独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绝壁舞者---蜘蛛人。涨知识了!
贵州高原上绵延的群山孕育了万千巨大的喀斯特洞穴,在紫云格凸河的一座大山坡腰上有一洞穴被称为大山的眼睛,今天我们就要去造访这只神秘的眼睛。
因为原有的路线山体崩塌,必须多绕行数公里。多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洞中苗寨。--TOTO桑
从中洞对面的山垭口看,若隐若现的山洞隐在一大片竹林之中,要不是冉冉的炊烟和清脆的鸡鸣,你 想不到这里还住有人家。
这是一个巨大的洞穴,洞宽大概一百多米,长二百米,高五十米,有半个足球场大。洞口外一丛丛翠竹绿树,仿佛天然的庭院柴扉。洞内宽敞高大,地势平坦。散落着苗民的居所。里面光线阴暗,进洞半天眼睛才能适应。可能是因为采光和空气的需要,大部分的居所都是建在靠近洞口处。房子用竹席搭建,没有屋顶,巨大的洞穴已为他们担当起遮挡风雨的责任。
洞内人们自己纺纱织布,推磨碾谷,油、盐等生活用品要到15公里之外的集市购买,其余的日子在家种田、放牛或养猪。农闲时,男人们围着篝火喝着自酿的土酒,女人们则聚在一起谈论生活琐事。
里面居住着吴、王、罗、梁四个姓氏的20户人家,大概有近百口的苗族人。他们在洞内生活的平实而艰辛。虽然贫穷但他们知足于此。
中午,苗家大姐给我们准备了简单的饭菜。自给自足的生活,粗茶淡饭,菜里都是深山的味道。
我们的摄影师,暖男TOTO桑。沉默寡言,却总是把你想不到的事儿都默默做了。有你在我们就是安心。
阿楞,和大家在一起,从风花雪月的大理洱海,到古老的格凸河,到世外桃源般的大河苗寨,到这贫瘠原始的穴居部落。有视觉冲击,也有心灵的震撼。行走,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几天很辛苦吧,烤个火,温暖一下吧,等一下,孩子们还期待着听你的奇幻之旅呢!
造访之处,我们能留下些什么呢?留下这些欢乐,留下这些陪伴,留下我们做的手偶,让孩子们的记忆里留下一段我们的故事:“有一个纸箱人他叫阿楞,他从小就喜欢玩独木舟和漂流......”
痞老板每次表演都很全情投入,我们用最简单的道具,讲述着一个奇幻故事,希望带着你们走进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身在封闭的深山,却可以有伸向外界的通道。
离开中洞苗寨,告别了孩子们。
回首眺望,这只巨大的眼睛嵌在远处的山峰之中,却黑黢黢深邃得让人看不到底。隔着空旷的山谷,我们对峙着,我的心灵在这边,它的心灵在那边,我不知道这其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一个山谷吗?一边是现代文明的冲击,一边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呼唤与要求。在夹缝中,从一个民族的内心深处去觉醒,从思想和文化上承接住现代文明。
交通方式:
1.如果您开车来,请沿浦星公路行驶至江桦路口后向西转,直行两个路口至浦驰路后向南转,过江桐南路就到了。华侨城“幸福港湾”对面商户,一直走到底哦!
2.如果您坐地铁来,请转至八号线浦江镇站下车,徒步1.4公里至浦驰路江桐南路口即到。
3.如果您划船来,请沿*浦江至周浦塘浦东方向进入,至 个河汊左转,直行1.3公里后至 个河汊右转直行1公里后,在浦驰路码头上岸即可。
4.如果您飞过来,请参见指向皮划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