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穴居部落,从出生到结婚生子,

现代人居住在洞穴

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在贵州省紫云县水塘镇,

有一个部落

居住在多米宽,

米深的洞穴里。

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现代洞穴人的生活。

他们是亚洲 的穴居部落,

中洞苗寨。

紫云

亚洲 的穴居部落

中洞苗寨,它是全亚洲 一个穴居部落,在仿佛月球表面般坑坑洼洼的山洞里,住着18户人家,73名苗族人。

黎叔

除了中洞,还有两个个天然溶洞,村民们根据3个洞的方位,分别取名为上洞、中洞和下洞。

为什么在洞里生活

他们并不是一直都住在这里,他们的祖辈为了躲避匪患和战乱,躲进山里比较偏僻的下洞中生活。

直到上世纪50年初,附近的土匪被肃清,村民才搬进条件好一些的中洞,以前的下洞就被逐渐废弃了。

据一些洞里老人的记忆,曾经的中洞附近有很多大型野兽出没,艰苦和凶险的生活环境,使得中洞苗民相互扶持,团结一致才能地生活下去。

六十多年来,洞内一直居住着吴、王、罗、梁四个姓氏的人家,这四个家族彼此通婚,每户人家多多少少都有点亲戚关系,在洞里大家就像一家人,不争吵,生活和睦。

不愿搬离洞穴

洞穴里交通闭塞,难道中洞苗民没想过要搬出去吗?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府早就无偿提供住房,鼓励他们搬离中洞。

这毫无疑问是个好事,但苗民搬出去住不久后,因为住得不习惯等原因,加之洞里冬暖夏凉,更加舒适,于是又搬回到洞里。

其中也经历过几次的房屋修建扶持,但直到现在,也只有4户人家愿意搬到洞外。

洞中生活的日常

虽然他们居住在洞内,但洞内居民并不是依靠打猎为生,而是靠洞外种地过活,种植玉米,蔬菜和红薯。

除了种植,每家每户也还会养小狗、小鸡、猪羊等,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只有在需要采购生活用品时,村民到15里开外的集市添加生活用品,其余的日子就在家里种地,放羊。

的学校——中洞小学

洞穴里物资匮乏,收入不高,但中洞仍然没有忽略掉教育,建起洞里 的学校——中洞小学。

山水子游

中洞小学建于年,当时只有一名老师,没有教室,只是玉米栏草草围着,非常简陋。

后来3年,上海交通大学捐资5万帮助修建中洞小学,一共有8名老师,其中4名老师的工资由*府发放,其余4名代课老师的工资则是由一名叫胡兰克·博德的美国人补贴。这个美国人还出资10万帮助中洞通电。

山水子游

因师资和环境的加强,邻村的孩子也过来求学,最多时有多的学生在这里上学。

再后来,在湖南卫视两档节目播出后,年,广东的一家公司在山下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包吃包住,学生们一个星期回洞里一次。

从此,这所在洞穴里办学的小学也就成为了历史。

喧嚣与宁静

经媒体报道和曝光,特别在5年,因湖南卫视两档节目《洞穴之光》,8年《变形记——爱在远山》,中洞苗寨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访客们络绎不绝。

这打破了洞里宁静的生活,但由此催生当地旅游业,有人在洞里做起了旅馆,农家乐,烧烤,给洞民们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入。

但这种热度持续并不长,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少了。主要的原因还是交通不便。中洞不通路,车辆只能行驶到山脚下,还要走30分钟的石梯小路才到。

紫云

现在,如果有访客来,洞民们便热情招待,聊聊天,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如果没人来,洞民们日常就干干农活,喝喝小酒,悠哉地过着每一天。

与外界的联系

以前因为穷,外面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洞里,同时,洞内的女儿因为没有好嫁妆,找人家往往只能找洞内的。于是,他们洞里长大,在洞里结婚,生子,衰老,死亡,在只有两个足球场大的洞穴里,完成了两个人一生。

如今,手机和网络的存在,使得洞里和外界的联系越来越来多,跟大多普通农村一样,洞里有很多年轻人到外面打工。有外面的姑娘嫁进来,也有洞里的姑娘嫁出去。

重新被看见

如今,短视频的流行将中洞苗寨的生活,重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更直观地展现出“亚洲 的穴居部落”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但在这种持续的曝光和恢复原来热闹下,他们还会在这个洞穴生活多久?我们不得而知。我们 知道的是,中洞苗寨的村民对生活淳朴简单的初心从未变过。

贵州李俊

今日话题

你愿意在这种冬暖夏凉的洞穴里生活吗?

*以上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潮流君,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pz/6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