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欧博二次科创板IPO背后研发带头人突离

《电鳗快报》文/高伟

近日,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浩欧博”)浩欧博次闯关科创板引起人们注意,毕竟该公司研发带头人IPO前夕蹊跷离场,并且其产品技术已经抵达了天花板。《电鳗快报》就浩欧博IPO相关质疑向公司发去了求证函,但快两个月了,该公司一直缄口不言。

首发募资减了万

据《电鳗快报》观察,9月伊始,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同意浩欧博发行上市(首发)。公开资料显示,年4月19日,浩欧博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当年5月8日起开始 轮问询,截至当年11月19日共回复4轮问询,但是浩欧博却在当年12月初主动撤回申请。时至今年5月11日,浩欧博再次冲击科创板IPO。

值得注意的是,二次闯关科创板,其保荐机构未变,仍未华泰联合证券。但是募集资金金额由 次的6.19亿元,减至6.09亿元,减少了万;并且,本次浩欧博还增加了对食物特异性IgG检测产品的介绍。

据观察,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披露过敏有三大产品线,分别为欧博克、符博克、纳博克,未披露食博克产品。而在 版的招股书中,浩欧博方面表示,公司业务早期,仅有过敏检测产品,检测少量过敏原项目;目前公司过敏产品已扩展到多个系列,覆盖50余种IgE过敏原及80种食物特异性IgG过敏原。其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检测牛奶、鸡蛋、牛肉、蟹等共计80项常见可导致不良反应的食物过敏原,发行人该类产品主要以微孔板/反应板为载体,实现定性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EAACI(欧洲过敏及临床免疫学会)、AAAAI(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呼吸过敏学组(筹)/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等国际国内过敏研究权威机构出具的指南,不推荐将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用于食物过敏检测。

研发带头人IPO前夕离场

招股书中,浩欧博表示,该公司设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与同行相比,浩欧博研发费用率逐年降低并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研发部门还发生了“换帅”。

招股书显示,年11月10日,因个人原因,李庆春辞去浩欧博副总经理职务。在加入浩欧博之前,李庆春曾在美国多家医疗诊断公司如美国DPC医疗诊断公司、美国西门子医疗诊断公司、美国诺华制药分子诊断部门等担任研发要职。

据了解,李庆春主要负责研发中心的全面管理,包括研发计划和预算的制定,产品开发的进度控制与监督等方面工作,根据研发战略和研发计划,组建研发团队和设置研发机构,建立研发相关制度和流程并监督执行。同时,李庆春还负责研发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协助研发产品的中试转化。在浩欧博工作期间,李庆春优化了酶联免疫法等产品,并根据公司捕获法产品和化学发光产品的发展战略,制定研发计划,扩充了浩欧博的研发团队,建立和完善了研发制度和流程,对浩欧博的产品研发起到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从个人履历及在浩欧博的工作职务看,李庆春称得上是浩欧博的“得力干将”,在浩欧博足足倾注了六年心血。而年1月28日,浩欧博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这也意味着,在该公司IPO申报前夕,李庆春这一研发带头人在就职六年后离场,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产品技术已到天花板

事实上,在公司两次申报科创板期间,上交所都对公司主导产品的市场前景和技术优势予以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pz/6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