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位慈鲷新成员参见

距上次的新种报道(下半年新种慈鲷快讯)至今眨眼又过去了一年半多,慈鲷家族又新添了12位成员。其中非洲地区8位(三湖地区4位)、南美地区4位。新种学名的中文结合了学名原意与部分俗称,其缘由与命名逻辑详情可参阅文章:《名字背后的故事

美丽三湖慈鲷中文名录》。

马湖

年7月,来自中非皇家博物馆的KatrienDierickx和JosSnoeks描述了一种新的食崽性慈鲷(专以其它鱼类的幼苗和鱼卵为食)。

Protomelaskrampus

偷崽黑纹鲷

种加词karampus取自欧洲民间传说的一个角色名,Krampus克兰普思是一个专门拐带淘气小孩的恶魔。新种旧称为Hemitaeniochromissp.paedophage食崽半线鲷(俗称“食崽偷卵鱼”)。之所以归类到Protomelas主黑纹鲷属是因为其有着该属特征的连续性中侧线纹而不是旧属Hemitaeniochromis半线鲷的前侧的断续点状线纹。新种与Protomelas主黑纹鲷属大多数其它成员的区别则是只有1列内齿而后者有2列。

在马湖Mdoka姆多卡地域水下的一只偷崽黑纹鲷公鱼,图:Ad.Konings

水族箱中的一只发色中的偷崽黑纹鲷公鱼,图:PatrickTawill

新种可能全湖沿岸均有分布,但目前大多数采集点都集中正在马湖东岸中部。

新种主要采集点和观测点分布图,红星和红点位置为正模标本采集点

维湖

年11月,来自中非皇家博物馆的NathanVranken、M.VanSteenberge以及JosSnoeks对大维湖水系LakeEdward爱德华湖的3种食螺性慈鲷进行了科学描述。3个新种体长都不超过12厘米。

Haplochromisconcilians

皮唇天使

种加词concilians源自拉丁语conciliare,是“连结”的意思。意指本种皮肤厚厚地覆盖着吻部并且常常融合一起的特征。

a.保存中的皮唇天使公鱼正模标本,76.0mm体长;b.正模标本镭射图;c.新鲜采集的正模标本;d.皮唇天使母鱼

皮唇天使公鱼活体

Haplochromiserutus

拉螺天使

种加词erutus是拉丁语“撕拉”的意思,意指本种从螺壳中撕拉出螺肉的习性。

a.保存中的拉螺天使公鱼正模标本;b.正模标本镭射图;c.刚采集的正模标本;d.拉螺天使母鱼

Haplochromisplanus

平颚天使

种加词planus是拉丁语“扁平”的意思,意指本种扁平像铁铲一样的下巴。

东非

年1月,FredericD.B.Schedel、V.M.S.Kupriyanov、C.Katongo以及UldrichSchliewen描述了两种新的Pseudocrenilabrini褶唇族河流型慈鲷,且两种都分到了一个单型属(一属一种)。在核DNA和线粒体DNA比较中发现,两个新种都属于比任何Pseudocrenilabrus褶唇鲷属成员都更古老的血统。它们的鉴别特征主要基于骨骼学的细微差别——眼睛下方五块个小骨中前两个之间的距离。

Lufubuchromisrelictus

遗族卢河鲷

Lufubuchromisrelictus遗族卢河鲷是LufubuRiver卢富布河(坦湖的内流河)的原生物种(卢富布水电站上下游均有分布),属名正是取自于此。种加词relictus是拉丁语“残余”的意思,意指本种局限分布于远古高原孤立的上游地区,其在系统发育树上作为Pseudocrenilabrus褶唇鲷属所有其它成员的远古线粒体姐妹群表明了它们是一支遗留的远古进化血统。

A.卢河鲷公鱼的正模标本活体;B.保存的正模标本(ZSM),77.8mm体长;采自赞比亚MululweRiver姆卢尔维河,卢福布河支流;C.正模标本的镭射图

卢河鲷母鱼的正模标本和模式产地。A.副模标本活体;B.同一标本(ZSM,ID:DRC--/,56.7mm体长);C.模式产地,MululweVillage姆卢尔维村附近的MululweRiver姆卢尔维河中的急流。

新采集的卢河鲷。图:HansVanHeusden

水族箱中开始发色的卢河鲷。

Palaeoplexpalimpsest

重写古丛鲷

Palaeoplexpalimpsest重写古丛鲷已知来自LuapulaRiver卢阿普拉河的支流卢安戈河LuongoRiver以及KalungwishiRiver卡隆威师河水系的几个地域,两条河都流向LakeMweru姆维鲁湖,同时还是CongoRiver刚果河流域的部分。属名palaeoplex(古丛)是一个地质生态动力学(geoecodynamics)概念,研究特定地区(地形)一段时间的地质和生态变化。古生丛描述了一个特定物种在特定的地貌和特定时间里的所有遗传变异,而本属据信是从一个特别的古代地形进化过来的。种加词palimpsest(重写本)是一种中世纪最常用的羊皮纸手稿页,把旧文字刮掉然后重新书写,旧字迹常清晰可见。意指本种局限栖息于一个动态的地形,在这地形和生态环境最近的变化下影响了基因的流动,以及通过重写其基因组数次留下了基因特征,而更多古代基因组特征仍作用于这个原生物种。

A.重写古丛鲷公鱼的正模标本活体;B.保存的正模标本(ZSM),.3mm体长;赞比亚,卢安戈河C.正模标本的镭射图

重写古丛鲷母鱼的正模标本和模式产地。A.副模标本活体;B.同一标本(ZSM,ID:DRC--/,85.3mm体长)C.模式产地,LuongoRiver卢安戈河。

新采集的重写古丛鲷。图:HansVanHeusden

西非

年10月,UliSchliewen和JulianeWeiss为开始被描述为Gobiochromisirvinei厄氏虾虎鲷(后来又被分类为Steatocranusirvinei)的西非亲流性慈鲷重新描述了一个单型属。

Paragobiocichlairvinei

厄氏拟虾虎鲷

新属Paragobiocichla拟虾虎鲷早在年就被“众望所归”了,当时Dunz和Schliewen提出了一个全面的haplotilapiine非鲫类慈鲷的分子系统发生树,他们从中发现了本种(属)远离了原来的Steatocranini隆头鲷族,且相比起亲缘较近的Gobiocichlini虾虎鲷族,与其最为亲近的则是Tilapiabusumana布苏马纳非鲫和T.pra普拉河非鲫。看上去Paragobiocichlairvinei厄氏拟虾虎鲷和Steatocranus隆头鲷属成员间的相似性只是趋同演化的结果而非亲缘相近。新属名正是意指了此种关系。

水族箱中的厄氏拟虾虎鲷。图:见水印

中非

年10月,GinaWalsh、AntonLamboj和MelanieStiassny新描述了一个来自民主刚果的Thysochromis黛氏鲷属成员。

Thysochromisemili

埃密黛氏鲷

新种源于年从LakeKoubambi蔻斑比湖采集到的两个样本之一,当时被认作是同属的Thysochromisansorgii安索格黛氏鲷,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分布阻隔。新种种加词emili取自EmilWoolfKentridge-Young,WilliamKentridge和AnneStanwix夫妇的孙子,表对他们支持非洲研究的敬意。新种已知被采自富氧湖泊河流中的浅水清水荫蔽岸区。

埃密黛氏鲷,a.公鱼;b.母鱼

南美

年12月,AndréiaTurcati、WilsonSebastiánSerra-Alanis和LuizR.Malabarba新描述了一个来自乌拉圭的口孵型Gymnogeophagus裸颊背食土鲷属成员。

Gymnogeophaguspeliochelynion

黑蓝唇宝石鲷

本种有着类似同属成员G.labiatus厚唇宝石和G.lacustris湖栖宝石的小小厚唇,但区别是缺少眼部到背鳍根的斜纹以及尾鳍、背鳍和臀鳍都有斑点(后两者没有)。种加词peliochelynion源于希腊语,是“黑蓝色嘴唇”的意思。意指本种嘴唇的颜色特征。本种已知分布于ríoUruguay乌拉圭河的支流ríoArapeyGrande大阿拉佩河流域。

黑蓝唇宝石鲷:上.正模标本,公鱼,.9mm体长;下.副模标本,母鱼,77.2mm体长;均采自大阿拉佩河支流ArroyolasTunas图纳斯河,刚用福尔马林固定。

黑蓝唇宝石鲷:上.副模标本,公鱼,76.3mm体长,采自大阿拉佩河;下.副模标本,母鱼,65.3mm体长,采自arroyoSopas索帕斯河;活体样本。

年2月,FelipeAlonso和一个10人团队新描述了一个来自阿根廷米西奥内省ParanaRiver巴拉那河中游的Gymnogeophagus裸颊背食土鲷属成员。

Gymnogeophagusjaryi

祖母宝石鲷

本种被确认为同属成员G.caaguazuensis卡瓜苏宝石鲷的姐妹种,其与后者的区别在于较长的尾柄、背鳍非竖琴型、躯干部分背鳍中部鳞片呈浅荧光蓝色以及成年公鱼背鳍有白色斑点。种加词jaryi是瓜拉尼语“祖母”的意思,意指纪念人权组织“AbuelasdePlazadeMayo(五月祖母的广场)”,其创立于年,致力于发现和寻找在上一次阿根廷独裁统治期间被盗和被非法收养的儿童。新种在巴拉圭毗邻地区也有被发现。

祖母宝石鲷活体样本:A.正模标本,公鱼,.1mm体长;B.副模标本,母鱼,73.3mm体长;均采自巴拉那河流域的Cu?aPirústream库纳皮鲁溪。

祖母宝石鲷活体样本:A.副模标本,与正莫标本同一采集点(Cu?aPirú库纳皮鲁);BC.副模标本(Cu?aPiru库纳皮鲁);DEF.非标本(?acanguazú纳康瓜苏溪);G.非标本(巴拉圭YpeCuru伊配库鲁);H.非标本(巴拉圭Manduviyú曼度威如)。

祖母宝石鲷在阿根廷巴拉那河中游的栖息地:ABC.Cu?aPirú库纳皮鲁溪的模式产地;D.?acanguazú纳康瓜苏溪。图中所有地点都是雨后拍摄所以水体都比较浑浊。

年2月,WolfgangStaeck和IngoSchindler描述了一个来自哥伦比亚Atabapo阿塔巴波河流域下游的Apistogramma隐带短鲷属成员。

Apistogrammapsammophila

沙友隐带短鲷

本种与其它同属成员区别于侧身有两道水平纹、两个胸斑、眼下斑至腹侧渐宽以及没有尾斑。其与Apistogrammadiplotaenia二线隐带短鲷相似。种加词psammophila源自希腊语,意思是“沙子的朋友”,意指本种的栖息地偏好。

水族箱中来自委内瑞拉阿塔巴波河右支的沙友隐带短鲷:左侧3图为发情的公鱼,右侧上图为常态母鱼,中图为常态公鱼,下图为发情母鱼。

沙友隐带短鲷在阿塔巴波河下游的不知名支流栖息地,副模标本的采集点。

水族箱中来自巴西尼格罗河下游AnavilhanasArchipelago阿那维亚纳群岛的沙友隐带短鲷,呈圆尾表现:上2图公鱼,下图母鱼

年3月,MarkH.SabajPérez和一组团队描述了一个来自圭亚那和委内瑞拉EssequiboRiver埃塞奎博河的Cichla孔雀鲈属成员。

Cichlacataractae

瀑布孔雀鲈

本种在圭亚那俗称“FallsLukunani卢库那尼瀑布”此前被认作Cichlaocellaris眼斑孔雀鲈(皇冠三间)。但不同于后者栖息于池塘和缓流水域,新种偏好快流水域和瀑布,而种加词cataractae正源于此,是拉丁语“瀑布或激流”的意思。新种与其他同属成员的区别在于幼鱼与成鱼的特别色型。其成鱼侧身有两个明显的带白边的黑斑。

采自圭亚那埃塞奎博河流域RupununiRiver鲁普努尼河的瀑布孔雀鲈成鱼:A.母鱼,正模标本,mm体长;B.貌似抱卵的母鱼,mm体长);C.发情的公鱼,副模标本,mm体长。图源:KirkO.Winemiller.

新鲜采集的样本。

瀑布孔雀鲈的地理分布,星标为模式产地。

—End—

-三湖缸滤材推荐-

美丽往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pz/6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