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提醒*河晨报新闻客户端——“运城新闻”将于年11月8日正式上线。目前已经可以从苹果应用市场或者安卓应用市场搜索“运城新闻”下载,或者扫描文章下方 与平陆地窨院不同的是,陕州的地坑院很少独门独院,而是集中连片,地下户户相通,完全是一个自成系统、功能完善的村落。庙上村的地坑院就是一个群落,地面上,除了树之外,就是四五个通往地坑院的向下通道,而下面,集中连片了10多个地坑院。当地村民说,别看院子只有十几个,过去却集中了六七十户人家,是个不折不扣的村落。
从屋顶看到的伙房大院。
这些地坑院的院落,大多呈1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深七八米。俯视下望,可见每个院落大多有8孔窑洞。据介绍,这些窑洞分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门洞窑和茅厕窑等。主窑面朝正东,一般宽3米、高3.1米;其他窑一般宽2.7米、高2.8米。主窑可见三窗一门,其他窑则两窗一门,茅厕窑和门洞窑则无窗无门。
伙房大院里一溜排开的七口铁锅。
记者注意到,除了这些地坑院都相连相通外,每座地坑院还配备有水井,这片地坑院还配置了婚俗院,专门供结婚和举行大型活动之用。还有磨面院,里面的石磨可供四五户人家同时磨面。甚至还有酒店——与这些院相通,却相对独立的伙房院。伙房院里,一个足有七八米长的灶台上一溜放了七口锅。
这是通往地坑院院落群的“正门”。
在庙上村地坑院里,记者还见到了当年慈禧太后曾住过的窑洞。年7月,躲八国联*的慈禧太后从北京逃到西安,年返回时路过陕州,正值9月初,天气炎热,有心人就安排慈禧太后住在庙上村的地坑院。不用说,凉爽的地坑院肯定让慈禧太后龙心大悦。
右一是主窑,左一、二均为客窑(儿子们住),中间为伙房兼通道。
据村民介绍,庙上村的地坑院,大多有一二百年的历史。较年轻的几座,建造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的一座则挖掘于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两三户人家尝试搬出地坑院以后,很快形成搬离高潮,到上世纪末,村民就全部离开了地坑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