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案例展示物理化学实验室同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早在年由 物理化学家、胶体化学家,建国后 批中国科学院院士虞宏正教授创建开设。目前物理化学教研室教师共8人,教授1人,副教授7人。其中,以杨亚提教授为带头人,赵海双副教授、马亚团副教授、李鹤副教授、许娟副教授和李天保副教授承担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由马海龙副教授和王林副教授2人承担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多年来,物理化学教研室教龄时间长的前辈重视教学质量,无私奉献、倾囊相授,教龄时间短的同辈互相学习,形成了很好的教研室传帮带氛围。

非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理论课程,涉及的学生专业多,每个专业学生特点不同,在学期初制定线上教学计划时,承担课程的6位老师群策群力,线上讨论、预演,解决为学生上课难题。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涉及的知识深,承担课程的2位老师,认真备课,搜集材料,把好学生上课关。

物理化学教研室团队

一、线上课程(MOOC)建设助力网课开展

在杨亚提教授的带领下,课程组已经完成了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理论课的线上课程建设,并在年被评为陕西省在线精品课程,且已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成功运行了3次,本学期为第4次开课,刚好为网络在线教学助力。当 时间收到学校通知,需要进行网络授课时,我们并没有那么慌张,就是因为有课程组制作的物理化学MOOC资源,成为我们上课的坚强后盾。

在网络课程开始之前,课程组经过讨论及前期的各种测试、预排,最终决定以课程班组建QQ群,采用看视频+问题讨论的模式进行授课,成功避开了网络教学初期频繁出现的网络崩溃、QQ直播卡顿、MOOC网站及APP时常不能登录的问题,顺利完成了前四周的在线教学任务。

随着网络平台逐渐趋于稳定,结合物理化学课程特点,经过向学生调研、课程组内部讨论以及对不同平台的比较与测试,从第五周开始,课程组决定采用QQ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以便及时与学生沟通,实时掌握学生动态,并继续依托MOOC平台督促学生课前学习、课后复习及检测。由此可见,早期的线上课程建设,为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保证了特殊时期的教学质量。

物理化学MOOC网站

杨亚提教授上网课

李天保老师制作的上课流程导图

在这特殊的时期,物理化学MOOC课程不仅被本校同学点赞,还获得了外校同学的肯定。目前本校的非化学专业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学生共人,而物理化学MOOC选课人数却已高达人,物理化学MOOC课程不仅为本校的物理化学网络课程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还为兄弟院校的老师和同学提供了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料。

另外,以马海龙老师为负责人建成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年被评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疫情期间,虚拟仿真实验弥补了同学们不能动手做实验的部分缺憾。

课程评价及外校同学的提问

二、多举措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物理化学课程抽象难懂,为了确保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每一位老师都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合课程特点,设置引导问题、利用思维导图和总结课程重点难点等,帮助学生理解,并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有疑问时知道怎么问,知道怎么去解决,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李鹤老师制作的思维导图

马亚团老师总结的热力学十大提问

三、课堂上融入课程思*

在物理化学课程进行过程中,课程组始终坚持融入课程思*元素,例如结合中国古诗词讲述物理化学知识,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结合物理化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介绍中国科学家的突出贡献,激发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国家富强主动学习。结合学科发展及前沿,引用“科学家”经典事迹,人生轨迹,渗透“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默默工作、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向科学家学习,树立 的科学素养和品德。物理化学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堪称“化学中的哲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进行深度发掘,进而传授给学生,即在自然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同步提高,达到人性与知性的相互统一。运用物理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审视公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pz/4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