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安全信息播发系统升级与手机
12月19日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安全信息播发系统近日完成升级改造,不仅实现了航行警告在电子海图上的可视化,还成功实现了北斗与手机 “在中国,人们称他‘量子之父’。”这是英国《自然》杂志12月18日发布的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单中,对入选的中国科学家潘建伟的 句介绍。
《自然》杂志是全球科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在这份榜单上,入选人士都是过去一年里在全球科学界 影响力或者说具重要性的人物。
——新华社
化碳低温低压下七成可转化为合成气
美国能源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工艺,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有效地将捕获的 化碳转化为用于制造燃料和化学品的合成气(氢和一氧化碳混合物)。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新技术对于碳捕集封存技术推广,降低 化碳排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日报》
电鳗式人造发电器官研制成功一种受电鳗启发研制而成的灵活且透明的电源,可以用来为身体佩戴的电子设备供电,比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式传感器甚至假肢器官。研究人员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描述了这种电源的原型——其在盐和水的溶液中运行,但研究人员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从体液中获得能量。
——科学网
澳科学家开发出更有利肠道健康的小麦新品种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日前发表声明说,该机构科学家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富含抗性淀粉的新品种小麦,它比普通小麦更有利于肠道健康,有助于抵御肠癌和糖尿病。声明说,这一新品种小麦含有比普通小麦多10倍的抗性淀粉。
——新华社
新技术有望用尿液发现癌症日本研究人员 发明一种检测技术,能从少量尿液中检测出多种微核糖核酸的水平异常情况。这一技术将有助于早期发现患者的癌症患病信号。
——新华社
问诊找护士?不,现在有机器人了
想挂的专家哪天坐诊?哪里拍片子、抽血?如今,这些问题既可以在门诊大厅向“小爱”机器人咨询,也可以在院外通过 沪上影院市场迎来一次技术革新, 个杜比影院已于近日向观众开放。该影院内同时配备了LUXE巨幕厅,其采用的 银幕是业界 由纳米技术打造的银幕,它将大幅度提升光反射率,增加了亮度,但也没有牺牲均匀度。另外, 银幕拥有高达:1的立体对比度,可说真正做到了“无*影”。
——看看新闻网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等发现记忆提取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林带领的学习记忆研究实验室,与多家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发现了记忆“快速泛化”的新现象。通过揭示其神经环路机制,提出了记忆提取的“快速泛化理论假说”。12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科学网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启动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又一重大装置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日前获批启动。该装置选址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域,总长约3.1公里,将建设埋深29米的地下隧道,包含超导直线加速器隧道、波荡器隧道、光束线隧道等10条隧道及5个工作井。装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超导加速器、光束线、实验站和配套的公用设施。
——《中国科学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