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探索过的地方中,亚马逊丛林应该是最特殊的存在。这片原始区域位于热带,因有茂密的树林覆盖着河流的穿越,使得它成为了很多野生动物最中意的栖息地。整个亚马逊地区可以分为亚马逊丛林和亚马逊流域,丛林里自然分布着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流域中也暗藏着许多杀机。因此,没有人敢轻易到亚马逊流域里面去,因为那里除了有可能存在食人鱼之外,还可能存在以下这几种可怕的生物。
如果要给亚马逊流域生物的可怕程度排个序的话,食人鱼最多只能够排到第四名,那么排在它前面的三种生物分别是什么呢? 名是森蚺,看过亚马逊纪录片的人应该听过这种动物的名字,因为它的出现总能引起人类的恐慌。据了解,这是目前世界上体长最长的蛇类,成年森蚺的体长在10米左右,有的个体甚至能突破14米。森蚺的可怕之处,在于吞咽能力和缠绕能力,美国一支科研团队就曾测试过森蚺的缠绕能力。在实验中,志愿者穿上特质材料制成的防护服,其坚韧程度比防弹衣,甚至还要强很多倍。
但在森蚺的盘卷之下,防护服最终被压破了,要不是实验人员紧急叫停了实验,志愿者肯定会有生命危险。在自然界中,亚马逊森蚺凭借着超长的体型和出色的狩猎能力,成为了亚马逊流域当之无愧的最强杀手,凯门鳄在它们面前也只能算是盘中餐。
排在第二位的是电鳗。这种生物同样由于缺乏天敌而在亚马逊流域广泛分布。根据测试,亚马逊电鳗是如今世界上所有淡水动物中放电能力最强的,其成年个体能够一次性发出大约伏特的电压,而且持续时间可长达10秒钟。如果电鳗突然放电,那么半径5米的区域内所有生物都会被电晕,而后一只只都成为了电鳗的猎物。
第三名是刺鲶。有不少人认为刺鲶才是亚马逊流域最强杀手,但实际上它在森蚺和电鳗面前还是要逊色一些。但刺鲶的杀伤力依然比食人鱼强,所以排在了第三的位置上。那么,刺鲶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地方呢?生活在亚马逊流域的居民表示,这种鲶鱼浑身长满了刺,它们在冲向猎物或者敌人的时候会膨胀身体,然后用尖刺给对方造成 。就算食人鱼和刺鲶生活在同一片区域,相信食人鱼也不敢轻易去招惹刺鲶。
第四名就是食人鱼了。这是一种嗜血食肉的杂食性鱼类,长着极其锋利的牙齿,被咬上一口有可能就掉了一块肉。即使这样,食人鱼也无法在亚马逊流域泛滥,因为该流域中还存在着比它厉害的物种。
“一物降一物”的规律在自然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一种生物能够站在其它生物的上面,不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早就被破坏了。也就是说,即使人类已经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也还是有生物能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你们觉得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