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浅水养小鱼,大水养大鱼,深水出怪鱼”,大海深处,的确有许多奇鱼怪鱼,那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海底世界。本节微书课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特异功能的鱼类。
类上场的是会“飞”的鱼。
在热带大西洋水域中有一种飞鱼,体长约20厘米,整个身体很像一只织布用的长梭子。这种鱼飞起来时高达11米,可在空中停留10秒钟以上,飞行距离可达多米。
在我国广西北海市附近海域,也有一种飞鱼,每年六七月间,渔船经过这里,可以看到成群的飞鱼如同鸟群,离水面七八米自由飞翔。
在我国*海、东海、南海,都有飞鱼的行踪。它们在蓝色的海面上扑浪前进,时隐时现,很逗人喜爱。
飞鱼飞翔的目的,主要是自卫,以逃避天敌的追赶。有时靠近船只,也会因为受到惊吓而飞起来。
第二位上场的鱼是会发光的鱼。
海洋里会发光的鱼,多数栖息在深海海底。例如大西洋北部生活着一种光脸鲴鱼,黑暗中它可以发出强光,吓跑20米远的动物。
还有一种鱼发光时,就像晚上的灯笼一样,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灯笼鱼。
深海里的长尾鳕、龙头鱼,它们体表的黏液含有发光物质,全身光环闪烁。有一种天竺鲷肛门附近发光,酷似亮着尾灯的轿车。光头鱼的发光器长在头顶,像戴着矿灯……
各种鱼类发光颜色不同,时明时暗,忽隐忽现,五光十色,十分奇妙。
鱼类的发光,属于化学发光,即由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发光物质主要是荧光素、荧光酶和氧,酶是催化剂。
鱼类发光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鱼类突然发光,让对面的敌人大吃一惊,自己溜之大吉;有的鱼利用发光捕猎;有的鱼利用光亮和同伴联系;有的则是追求引诱异性,为了繁衍后代。
第三位是会装死的鱼。
在非洲水域有一种狡猾的鱼,它长时间待着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当猎物没有防备时,它突然发动袭击,张嘴把对方咬住。如果这个办法被对方识破,它会钻到沙子里,把自己藏起来,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捕猎机会。这种鱼被当地人称为茨赫里特鱼。
我国也有一种会装死的鱼——鳜鱼。每逢春夏之交的清晨,在昆阳一带的湖面上,浮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鳜鱼,翻着白白的肚皮,猛一看,好像是快 了。
鳜鱼装死,是为了引诱贪吃的水蛇上钩。当水蛇发现水面上浮着鳜鱼时,便游过来将鳜鱼缠住,准备拖走饱餐一顿。
装死的鳜鱼立即活了过来,将身体膨胀,背上的刺、棘根根竖直,随即一用力,顿时将水蛇的关节抖散,有时甚至把蛇弄断成几截。这下,水蛇反而成了鳜鱼的美餐。
第四类就是会保护自己的鱼。
生活在海草丛生水域的海龙,它的形状与海草相似,还可以随着海草变换体色,而且连摆动的动作也和海草一样。
海洋中的一种蝴蝶鱼也很绝妙,它的尾巴是一个大圆点,平时缓缓地向后游动,看上去尾巴反而像脑袋。
敌人向它进攻时,往往也以为它的尾巴是脑袋,所以攻击的是它的尾巴。这时候,蝴蝶鱼突然用真正的头部前进,迅速脱离战场,逃之夭夭。
生活在亚马逊流域中的叶须鱼,看起来像一片枯树叶,平时像漂在水里的一片叶子。如果它被渔网缠住,渔民往往以为这是一片烂树叶,随手丢掉,叶须鱼也就生还了。
第五类鱼的特异功能十分强大,它们能进行雷达测试。
非洲中部的河湖里有一种象吻鱼,不论敌人是出现在哪个方向,前面、两侧、后方,它都能很快察觉。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这种鱼的体内有个电器官,一直没弄清是干嘛用的,到了雷达发明以后,科学家才找到了答案。
原来,象吻鱼的尾巴是一个小型的“电振荡器”,每分钟能够发射出80~个脉冲。背鳍上还有一个特殊的“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
敌人还在远远的的地方,象吻鱼就能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立即溜掉。有雷达帮助,象吻鱼也不会掉进渔网里去,它远远地就跑了,所以捕捉象吻鱼是很不容易的事。
第六类就是能发电的鱼。
电鳐是沿海常见的一种软骨鱼类,它能发电,一般为80伏特。在捕捉它时,一不小心就会被电得手臂麻木,疼痛难忍。就是在附近游泳,也会感到麻木。
海洋里的鱼能发电,内陆里的鱼也不甘示弱。在淡水鱼类中,有一种栖息在非洲河流的电鲶,发出的 电压达伏特,比电鳐厉害多了。
电鲶死后,还能发出电流,埃及的居民曾用它的电力来治病。
另外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的电鳗,更加厉害,发出的 电压达伏特,足以使人丧命。电鳗不能连续放电,放电后要休息并补充大量的食物。
为了捉到这种鱼,人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印第安人捕电鳗时,常把马和骡赶到水里,让马蹄的喧闹声把电鳗引出来放电,等电鳗疲劳了,再用小标枪刺它。
第七类就是会钓鱼的鱼。都听说贼喊捉贼,难道鱼也会钓鱼吗?
南海有一种鱼,整天潜伏在海底钓鱼吃,直到吃饱肚子方才罢休,人们称它为“海底钓翁”。这种鱼叫鮟鱇,它的背上有几条长长的鳍条,随着水流摆动,好像一支装有诱饵的钓鱼竿。
在黑暗里,这个“钓鱼竿”还能闪闪发光,引诱猎物上钩。
每当有小鱼游近,鮟鱇鱼便不慌不忙地把大嘴张开,形成一股向内的水流,很快将猎物吸进肚子里。
另外,鮟鱇鱼是个贪婪的家伙,它能吞掉跟它一样大的鱼类。曾经发现过一条鮟鱇鱼,经过一场搏斗,竟然吞下了比它大两倍的鱼,结果把自己胀死了。
第八类是水中神枪手。
射水鱼生活在东南亚的江河湖泊里,它能射出水弹捕获猎物。体长10~12厘米的射水鱼,能够将水弹喷射到4米之外。
它一旦发现水边的苍蝇、蚊子、蜻蜓,便轻轻游到不远的地方,悄悄伸出头,突然发出标枪一样的水弹,把猎物射下来,然后美美地享用。
射水鱼是神枪手,几乎弹无虚发。
第九类鱼,能预报天气。
在现代气象预测手段出现之前,人们经常利用鱼、青蛙、蜘蛛这些虫鸟兽鱼,来预测天气。
泥鳅就被称为活的“晴雨表”。如果水中氧气少,说明外界气压低,泥鳅就急躁不安,上下翻腾,水面冒出很多气泡,这预示着不久后将下雨,或者刮偏北大风。
反过来,如果泥鳅安静地待在水底,说明水中氧气充足,外界气压高,是晴天的预兆。
另外,鲶鱼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也会浮到水面预报天气。
物竞天择,这些鱼类的特异功能,是它们在多年的进化中慢慢地演变过来的。下一节微书课,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奉上好听好玩的鱼类故事。
本期书课为《鱼趣》,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撰稿:占家智
主播:丝雨
编辑:志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