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鱼类——电鳐和电鳗篇
亲近大海,走向未来
电鳐和电鳗
电鳐和电鳗是放电鱼的代表,它们具有一种神奇的器官——发电器官,可以储存和释放电能,用以防御敌人、攻击猎物和求偶等,同时也可以感知周围环境。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No.1
电鳐
电鳐属软骨鱼类,以能发电伤人而闻名。电鳐 的个体可达2米,很少有0.3米以下的种类。
电鳐背腹扁平,尾部呈粗棒状,整体像一把团扇。电鳐的发电器官位于胸鳍的内侧,放电量为伏。
No.2
电鳗
电鳗身体呈圆柱形,行动迟缓,属硬骨鱼类。它的发电器官位于尾部,放电时电压可达~伏,足以将人击昏。
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电鳗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春季,幼电鳗成群自大海游入江河中,在淡水中长大后,又回到海中产卵。
No.3
发电原理
电鳐和电鳗的发电器官,来自于由肌肉细胞特化而形成的“电板”。“电板”相当于一个“小电池”,无数细密的电板规则排列,形成电柱,并在脑神经的作用下释放电能。
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微乎其微,但近万个电板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电鳐和电鳗释放完体内蓄存的电能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积聚,才能继续放电。
No.4
是否会电到自己
电鳐和电鳗的放电量很高,足以击晕猎物,甚至还能击晕人。令人惊讶的是,它们放电时绝不会电到自己!
原因在于它们大部分身体或重要器官都被不导电的组织保护了起来。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使这些保护组织受到破坏,它们还是会电伤自己的。
拓展
电池的产生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根据放电鱼发电器官的模型,设计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特电池。
大自然真的很神奇,电池竟然是受鱼的发电器官启发而发明的!
海洋里还有更多奇妙的事物,等待我们一起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