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自然聊天求偶御敌有趣的鱼类交

大自然神奇而伟大,它孕育了无数生命,也赋予了这些生命 的生存能力。在我们的印象里,在水中游来游去的鱼类是一种沉默的物种,可实际上,鱼类和人类一样需要沟通,它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丰富多样的交流方式。

鱼类也会“聊天”

水中的世界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寂静无声吗?并不是,鱼类也会“聊天”。

奥克兰大学海洋学家加扎利发现,鱼类会通过振动鱼鳔来发出不同的声音,以此互传信息,主要有三种:呼噜声、咯咯声和噗噗声。其中鲂鱼会发出多种不同的声响,并且喜欢在水中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鱼类通常在产卵、繁殖和战斗时会发出这些声音,人类多半是听不到的。

虽然所有鱼儿都有听觉,但它们并不都可以发出声音,一些无法发出声音的鱼类还可以通过颜色、动作、电脉冲、生物发光和气味来交流。

不少鱼类会发光,或者是使自己的表皮变亮或变暗,甚至改变体表颜色来模仿其他鱼类,可以说,颜色是它们最为发达的交流方式。比如石斑鱼会通过改变自己的颜色来告诉对方,自己已经做好了产卵的准备;狮子鱼会用鲜艳的颜色来警告其他鱼类不要靠近自己;等等。

鱼类的肢体语言也是丰富多样的。科学家认为,鱼类的运动天赋决定了它们能够跟随水流和掠食者做出各种动作,虽然个体之间的吸引、跟随、排斥,目前只能通过模型来推测,但这样的互动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

有些鱼有发电器官,它们在水中传递电脉冲,通常用来警告捕食者“离远点”。电鳗就是一种可以利用电脉冲进行交流的鱼类,它的身上有三个特殊的发电器官,占据了电鳗身体的80%。此外,彼氏锥颌象鼻鱼也会在交流时发出微弱的电脉冲。

鱼儿的记忆可不止七秒

萨斯喀彻温大学研究发现,鱼类可通过向水中释放化学物质来发送警告讯号,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动物生态学》杂志中。

研究者认为,当危险来临,鱼类在熟悉的鱼儿面前会发出更多这样的讯号,而在陌生鱼儿面前或独处时,发出的信号就会减少,甚至完全不会释放化学物质。这些信号会在彼此熟悉的鱼类身上激起“恐惧反应”,比如冻僵、四处逃窜,然后紧紧贴在一起,受到惊吓或感到压力的鱼儿就会自动释放干扰信号。这种信号的主要成分是尿素,鱼类就用这种方式来防御捕食者。

这一发现也从侧面证明了鱼类是有记忆的,并且记忆远不止传说中的七秒。

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用金鱼做了一个实验:把金鱼放在一个长鱼缸里,然后在鱼缸里射出一道亮光,20秒后再在鱼缸的另一端释放电击。很快,金鱼便对电击形成了记忆,当它们再次看到光时,就会立马掉头躲避电击。研究者发现,如果合理训练,金鱼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保有躲避电击的记忆。

来源

学生周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mana.com/dmfb/4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