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标题有点长有点拗口,似乎可以Rap一下,但是解读君真领会到的是:偶像经济下的消费行为鄙视理性。
还记得当年喊破喉咙,求着别人发投票短信的《超级女声》吗?现在的粉丝经济,不论是能量还是疯魔程度都比超女时代庞大太多。
在当今音乐圈,是KrisWu红,还是A妹(ArianaGrande)红?
这个问题你可以去看看美区iTunes,就知道“我们家”爱豆有多厉害了!
刷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尽管被质疑作弊而下架,但粉丝们不会服气的:我们靠的是经济实力,凭什么无端下架?
1真金白银买的榜,凭什么被歧视?
不少美国人,包括iTunes霸榜热门A妹的经纪人,都指责吴亦凡是靠“机器人”刷榜上位,但他们错了!
我们的“电鳗”兄弟能瞬间登顶,秒杀A妹,甩LadyGaga一百条街,并不是靠机器人,而是靠真人粉丝一分一毫真金白银抬上去的,毕竟,斗票数,比人多,我们什么时候输过?
当年,易建联都能被“投进”NBA全明星阵容,如今,吴亦凡拿个iTunes榜首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况且,"梅格妮"(吴亦凡粉丝名称)为了Antares专辑准备了几个月了,有集资计划、打榜攻略、公关跟进策略,这分明是一个“阳谋”。
这次事件中,"梅格妮"显然是受伤的,一顿操作猛如虎, 却被当成二百五,爱豆的歌被下了榜不说,自己还被嘲讽得无地自容。
有一位粉丝就说:“我们明晃晃地花钱支持爱豆,有什么可妒忌的?什么A妹,什么妮琪,有本事也让你们的粉丝花钱啊,不肯花大钱支持的算什么真爱”。。
2比的是音乐,谁料你比粉丝多?
然而,音乐产业自有其逻辑——这是一套高于粉丝经济的逻辑——至少,大部分音乐圈的人是这么看的。
你可以粉丝成百上千万,也可以让土豪粉丝们贡献出自己(或者其实是他们爸妈)的血汗钱,但我们说的是音乐,比的是音乐素养,不是谁的粉丝多,也不是谁的粉丝更愿意花钱。
音乐是一门学问,自有一套辨别优劣的标准,不是靠砸钱就能改变这套标准的,哪怕你砸钱的时候很是真心实意,也不能让KrisWu在音乐界的地位超过Beethoven。
即便抛开音乐的艺术标准,刷榜行为也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如果任何榜单都可以靠数人头和砸大钱来刷,那吴亦凡和蔡X坤之后,靠纯粹个人实力去冲击榜单的中国音乐人算什么呢?
刷榜是不对,但是,单凭销量的商业榜单运营逻辑才是让刷榜有机可乘的祸首,也是让音乐产业沦陷的幕后推手。
榜单和歌手粉丝天生就是互相依存的金钱关系,和平共处自然一本万利。
但这次老美没有想到,当初由两个俄亥俄州小酒馆年轻人搞出来的Billboard榜单文化,如今却被一个加拿大籍韩国出道的艺人背后的中国粉丝攻陷。
其实,事情的关键还在于,吴亦凡是不是真有超越A妹的实力。
就像当年易建联以“全民星”身份参与“全明星”比赛的时候,尽管实际上他的入选并没有明显违反投票规则,我们的阿联也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至少不会像这次一样沾沾自喜,把刷榜结果视作实至名归。
打榜这事,就跟运营APP一样,如果产品确实有实力,能击中用户痛点,只是为了提高一下知名度和见光率稍微带一带节奏,那估计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然鹅……若是实力其实不怎么地,却拼命要挤上位,那说不定哪一天就“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各位旅客:你们好,欢迎乘坐MC装逼次列车
谁还在疯狂消费没演技的“流量明星”
ixin
现已入驻今日头条、搜狐、百家号等平台,覆盖人数千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