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杨力
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SZ)的扣非后净利润实现了扭亏。自年通过并购进入医药行业以来,该公司一直处于亏损。今年上半年的扭亏能否延续到全年?面对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该公司同行垫底的状况能否改变?
上半年实现扭亏
8月24日,光正眼科发布了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了60.08%;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万元和万元,上年同期分别为-万元和-万元;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万元,同比下降了88.78%。
对于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的原因,光正眼科表示主要系健康板块、钢结构板块的收入增加所致。同期该公司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了38.55%。
在费用方面,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的销售费用为万元,同比增长了45.1%,增长的原因是:第一,健康板块、钢结构板块收入增加,销售费用相应增加;第二,公司本年较上年同期加大广告业务宣传及人员投入所致。报告期内,该公司的管理费用为万元,同比增长了8.19%;同期财务费用为万元,同比增长了10.61%。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的研发投入金额仅为92万元。
年报显示,光正医院的投资、管理业务,目前已经在上海、成都、重庆、郑州、南昌、呼和浩特、济南、青岛、无锡、义乌等10个中心城市开设了14医院和3家眼视光诊所。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有75.81%的收入来自医疗行业,较上年同期的70.28%增加了约5个百分点;同期有2.42%的收入来自能源行业,较上年同期的14.8%减少了约12个百分点;同期该公司有21.77%的收入来钢结构行业,较上年同期的14.93%增加了约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光正眼科的收入正在向医疗行业靠拢,但其钢结构业务收入大增令人意外。年和年,该公司的钢结构业务收入占比保持在18%左右。光正眼科表示在半年报中披露,公司的钢结构业务致力于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钢结构建筑事业,专业从事轻钢结构、重钢结构、多高层钢结构、空间大跨度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及桥梁钢结构的建造。钢结构行业普遍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根据订单设计和生产各类钢结构,大部分的钢结构工程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获取。
值得注意的是,光正眼科近60%的收入来自两个项目,其中30.13%的收入来自屈光项目,27.87%的收入来自白内障项目,其他医疗业务项目的收入占比都未超过10%。
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的医疗行业的毛利率增加了13.11个百分点,钢结构行业的毛利率下降了1.63个百分点。按产品或项目划分,该公司的屈光项目的毛利率增加了10.9个百分点,白内障项目的毛利率增加了19.17个百分点。
业绩行业垫底发展前景仍广阔
资料显示,光正眼科的前身为光正集团,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年,光正集团开始业务转型,通过收医院集团51%的股权,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从能源和钢结构转到医疗行业上。年,光正集团完成了对新视界眼科其余49%股权的收购。
然而,通过并购带来的业务转型并未给光正眼科带来的业绩方面的提升,从年至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一直在亏损,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和-万元,五年亏损超过4.8亿元。
截至年上半年末,光正眼科有货币资金万元,而同期短期借款仅为2.4亿元,货币资金难以覆盖短期借款,未来存在短期流动性风险。
目前国内共有5医院在A股上市,分别是光正眼科、爱尔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华厦眼科。光正眼科的业绩在其中垫底。
光正眼科于年通过并购进入医药行业外,在另外4家医院中,爱尔眼科于年上市,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华厦眼科都在年上市。
在业绩方面,爱尔眼科年的主营收入达亿元,华厦眼科和普瑞眼科分别为32.33亿元和17.26亿元,何氏眼科和光正眼科均约为10亿元,而光正眼科以7.67亿元垫底。同样,年爱尔眼科的净利润以25.24亿元领先,华厦眼科以5.18亿元排名第二,何氏眼科普和瑞眼科的净利润均在-万元之间,而光正眼科是唯一一家亏损的公司。
今年上半年,光正眼科的扣非后净利润扭亏如果能保持到全年,这将会是该公司近几年内首次实现盈利。
尽管与另外4家上市同行相比,光正眼科的业绩较弱。但眼科行业的发展想象空间,光医院始终具有较高